2)第65章 戏台已搭好_大明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中的到从一根根已经被烤的外皮发焦的茄子前,刀刃轻轻一划,茄子便扒拉着瘫向两边。

  也不用旁的工具,朱允熥只拿着刀子,便扒拉着蒜末倒入茄子中间。

  这时,前头已经传来了戏班的敲锣打鼓声。

  朱允熥眉头一挑:“去,将烤好的吃食都送到前面去,伱们几个看着这边的火候,好了便都给我送过去。”

  说着话,他已弄好了面前几十根的茄子,撂下手中的盆和刀,解开围裙也往外面走去。

  东宫前殿。

  几乎是被宫里宫外的贵人们给围了个满满当当。

  依墙的位置,一块戏台子早已搭好了。

  朱元璋领着家人和臣子们,分布左右,已经是开始邀约对饮。

  戏台上,穿的花红柳绿的戏子们,也奏响了前奏。

  一侧的角落里,亲军羽林卫小旗官,东宫护卫张志远,正踌躇满志的捏紧双手,脚下来回的踱着步子,神色颇为凝重。

  孙成的金豆子他收下了。

  三爷的地契他也收下了。

  西城南三巷左进第五间的院子,并不止是如今已是羽林卫百户官孙成嘴里说的那边将将够住。

  而是绰绰有余,格外的敞亮气派。

  前后两进的院子不假,单单是前院,除了厨房和杂屋,就有三间屋子。

  后进的院子,正屋三间。

  左右厢房各三间。

  十数间的屋子,这让张志远在领着一家老小第一次走进院子的时候,内心无比的激荡不已,感动之情如浪一般前扑后拥。

  三爷待他没得说!

  然而,这几日他左等右等,都未曾等到三爷私下里的单独召见,更没有只言片语送过来。

  三爷当真只是看不过来自家境况吗?

  目下想来,张志远仍是不断的摇头。三爷定然不单单仅仅是为了拉扯自己一把,让自己一家老小能住进那宽敞的大院子里。

  可张志远的内心,仍是在挣扎徘徊着的。

  他如今虽然还只是羽林卫一介小小旗官,但他终究是领了旨意和军令,到了这东宫里头,是在二爷身边当差的。

  哪怕平日里只是做那开路护卫的差事,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古人讲究的这些他总是要遵守的。

  可是……

  三爷待他以诚,三爷不提不说,但他又如何能够不做以回报。

  如今每日回家,老母便是耳提面命,要他不忘恩人之情,老父更是有钱开足了药材,气色一日日的见好。

  闺女儿子,个个都有单独的新屋子,整日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就连夜里头他躺下后,跟在他身边多少年的夫人,也每每感叹如今自家这日子。

  不一样了!

  心事重重的张志远,停下了脚步,低着头看向早已搭好的戏台子,目光渐渐有些阴沉。

  今日里他瞧出了这戏班有些不同寻常的端倪。

  可那是好是坏,他分辨不出。

  此时,前头的戏台上已经唱起了散曲。

  唱的是宋金诸宫调《刘知远诸宫调》。

  唱的内容是那五代时,后汉高祖刘知远在患难之中,与李三娘结为夫妇,投军发迹变泰的故事。

  抹开刘知远当了皇帝后的事迹,倒是有些契合了如今大明朝的洪武皇帝和马皇后。

  算的上是开场庆贺的好曲子。

  莺莺燕燕,百转千回,一时间满堂喝彩声此起彼伏。

  恰如此时,张志远的视线里,一道人影闪过。

  是三爷!

  他当下咬咬牙,跺跺脚,终于好似是下定了决心一般。

  深吸一口气,张志远目光扫视全场,见到二爷和太子妃端坐在太子爷边上,心下安定,再不顾忌。

  藏掩着身形,张志远悄无声息的向着前头摸了过去。

  ……

  月底了,手中的月票、推荐票投一投呀~追读不要停呀~

  拜谢了!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