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1章 锦衣卫扩充,反对派集会_大明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不愿臣服的起义军。

  朝廷艰难啊,那时候国库里进去一斗的粮食,却要发出去三斗的钱粮。

  处处都要人,处处都需要有人盯着。

  朝廷给元贼赶出了长城以北,可是九边还不曾稳定下来。

  洪武三年,俺不得不为边军考量,给了山西道晋商那一份开中制。

  这些年,倒是叫他们攒下了富可敌国的钱财了!”

  开中制的施行,实在是难以评说优劣。

  解缙也难以在此刻公正的评价开中制的功过。

  但如同皇帝所说,开中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国初那等恶劣的处境之下,朝廷和山西道的晋商们达成了一份以开中制为核心的边军钱粮运输协议。

  这一份协议,彻底的保障了朝廷数十万边军,能够一直驻守在长城内外,将当时还势大的前元余孽给挡在长城外面。

  可是坏处也同样明显。

  整个河东盐池,在洪武三年随着开中制的施行,便尽数落入晋商手中,这些年更是随着晋商们积攒下大把的财富,已经开始将手伸向了江淮盐场。

  开中制已经不符合如今国家的国情了。

  解缙的心头生出了一份要中断开中制的念头。

  而朱元璋的声音,也已经继续钻进他眼前三位内阁大臣的耳中。

  “俺老了,看到的东西也就多了。天下间蝇营狗苟之事,不胜凡举。

  这些人当初是帮了俺一把,却也钻了国家的空子。

  他们是有钱了,可他们的手也伸到了不该去的地方!

  这些年,俺一直在忍着,唯恐九边那数十万的将士们饿了肚子,与敌厮杀的时候穿着单衣,握着卷刃的刀。

  俺一忍再忍,可他们却一步一步的试探着朕!”

  皇帝终于是将心中的怒火发泄了出来。

  解缙立马躬身颔首:“陛下息怒,国家施政,向来是审时度势。国初朝廷不易,自是要用他们襄助。此等助力,朝廷也不曾忘了。只是世人多俗欲,掌控不得,便会贪念横生。

  如今国家仓禀实,钱粮无数,每岁增之。

  所以,朝廷开洪武新政,推驿站改制、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商税改制、科举改制、复行秦法。短短数载,大明开疆拓土千万里,此等盛世景象,历朝难见。

  此时正是国家再行审视,政令更迭之时。

  地方若有阵痛,奸佞制乱于下,却也未曾不是一个机会。更好让朝廷看清天下,及时清理干净的机会。”

  “查!天下便是要再乱一次,也要在朕的手上将这些乱子激出来!”

  朱元璋语气很平静,却无比的坚定。

  皇帝的意志,坚决无比。

  一直不曾开口的魏国公徐允恭,这时候开口道:“陛下,眼下朝廷要谨防地方突然出现的乱子,更要严防朝廷官员对新政不满,借此乱局攻讦朝堂新政。”

  解缙立马接过话:“臣和魏国公与任首辅商议,深感眼下,朝野内外,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