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章 打下一个大大的大明朝_大明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黩武,要让大明同时发起南北战事的想法,方孝孺心中松了一口气。

  他微微颔首:“化外之地若有肥沃之地,地生宝物,我大明量力而行之下,当为后世人取之!”

  无声之中。

  就连方孝孺自己都没有发现,他已经被朱允熥的这一番殖民思想给潜移默化了。

  朱允熥面露笑容:“先生大善!”

  随后,大本堂里终于是少了关于社稷之事的议论,圣贤之言亦是在大本堂中传开。

  ……

  中极殿。

  朱元璋刚刚将刘三吾和一众大臣赶走,看着仍是十年如一日般坐在一张小条案前批阅奏章的太子。

  他的脸上难得的露出一抹柔情:“标儿,先歇歇。”

  朱标轻轻抬起手中的朱笔,缓缓方在一旁的笔山上,唯恐笔尖上的墨水低落到大臣的奏章上。

  等做完这些,他才抬起头看向走过来的朱元璋:“老四这会儿应该快要到北平了,傅友德他们一直在筹措军备,等老四回去之后,想必就要出塞北征了。”

  朱元璋恩了一声,低头看向太子面前的奏章。

  是有关于再次调运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粮草,支援北地边塞作为军粮之用的请旨奏章。

  不由的,朱元璋心中生出心疼来。

  他叹息一声,盘着腿坐在了太子对面:“咱这个当爹的,辛苦你了。北征的事情,自你大了之后,便都是伱在操劳办理。”

  朱标略有些发白的脸上露出笑容:“父皇亦是为了大明劳心劳力,一日里不过几个时辰能缓口气歇息歇息。儿臣作为父皇的长子,大明朝的皇太子,于情于理,都该为父皇分忧。”

  朱元璋嘿嘿的发出苦笑声:“再等等,等等。等到皇孙都大了,咱就将你身上的担子也分些给他们!”

  朱标摇摇头:“儿孙自有儿孙事。儿臣和父皇是从中都凤阳一路走过来的,今日所行不过是为了儿孙们,创下一个牢固的大明朝。等到他们那时,却是要做旁的事情了。”

  “儿孙自有儿孙事……”朱元璋低声念道着,随后看向朱标:“允熥那孩子,大抵是随了你。今日也在那大本堂,说我大明今日之人,当为后世人勉力,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供养后世之人。”

  大本堂的事情,朱标先前已经听朱元璋和几位大臣议论过,且还有着随驾的太监回来后,为他详细的阐述了一遍。

  见朱元璋此时说起这事,朱标脸上多了些责备。

  “允熥那孩子如今虽然秉性不再内敛懦弱,但却愈发的骄躁起来。咱家如今的眼光,都需盯着北边元人余孽才是。”

  “此时言南疆之事,还为时尚早。”

  “追随父皇南征北战的军中老卒,如今都上了年岁,连连北征,将士们辛劳了。百姓负担北征军需,亦是艰辛。”

  “便是南边有一年三熟之地,征伐、开垦,亦要良多年景光阴。待北边平定,边地安歇,将士卸甲,新老交替。届时,百姓也当缓口气,户中有余粮。”

  此番言论,朱标满怀辛酸,几如设身处地,去为那些征战疆场的将士、耕种南山之下的百姓去着想。

  只是说到这里,朱标却是忽的目光一凝,有赫赫虎威森严。

  他的眼神也隐隐透露着杀气:“待到那时,我大明国富民强,兵强马壮。方可为后世子孙,打下一个大大的大明朝!”

  大明朝的皇太子,从来不是一个只知仁义的太子。

  杀伐,在朱标的身上,同样不少。

  朱元璋则是眼前一亮,太子才是最像自己的种!

  “好!”

  “咱爷俩就为儿孙,打下一个大大的大明朝!”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