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12章 第 412 章_戏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愤:中秋节前还是雨露均沾、六部都去,中秋节后怎么专往他们户部跑?难道给他们安排忙到过年的加班计划还不够吗?

  众人提心吊胆好些天,最终还是承受不了这种有把刀悬在自己脑袋上的煎熬,派出本衙署的李梦阳去刺探一下到底怎么回事。

  你小子可是出卖过我们户部的叛徒,这次应该去戴罪立功,弄清楚文哥儿到底想做什么!看到这群惊弓之鸟一样的同僚,李梦阳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只能怪文哥儿的一些建议总是让他们又爱又恨。

  干活的时候是苦的,出成果的时候是快乐的!

  看到别人获得嘉奖以及声望的时候更是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来加班加点干活!

  李梦阳在同僚们的催促下去找文哥儿打听是怎么回事。

  “你最近怎么老往户部跑?”

  李梦阳开门见山地问。

  李梦阳是他们新社的人,文哥儿也没瞒着他,说是准备对各道失地百姓的情况摸个底。

  听了文哥儿的话,李梦阳微皱起眉,缓缓端起桌上的茶饮了一口。等他捋清楚思路才说道:“这个可不太好调查啊。”

  要知道朝廷是按丁口给每户百姓分地的,那么这些百姓为什么没有地?他们是把地卖掉了还是把地投献给乡绅豪强了?为什么他们要卖地或者投献?

  这一个个问题可都敏感得很,等闲人要是敢去碰怕是要出事的。

  文哥儿也知道这是封建社会一大顽疾。

  或者说任何社会都会有差不多的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会出现鲜明的阶级差异。

  《道德经》里面有句话说的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意思是天道运转一般是“损有余”来“补不足”,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却恰恰相反,通常会“损不足”来“奉有余”。

  这些人类的劣性根,老祖宗们早就看得透透的。

  没看到西方也有类似于“凡有的,要给予更多让他有余,没有的,要连他仅有的也夺走”的话吗?著名的马太效应便是从这里来的。

  想到自己到底还是个官场新丁,短时间内不可能去触碰这些顽疾,文哥儿笑着说道:“我不是要查投献或者吞并的事,只是想大致了解一下真正没有田地的人有多少,以后可以安排他们到军屯周围搞民屯。”

  听文哥儿心里是有数的,李梦阳便和他讨论起来:“军屯那边条件到底艰苦,怕是很难说服他们移居过去。”

  文哥儿道:“所以我这不是先来摸个底,看看有多少人是有可能说动的,我得心里有个数才好继续细化计划。”

  这事儿肯定得让人心甘情愿才好,要是人是被强行迁过去的,肯定没有归属感。

  那等于白忙活儿。

  李梦阳道:“我最近手头活不多,也帮你归整归整。”

  有人愿意帮忙,文哥儿自然欣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