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63章(这必须看)_戏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了文哥儿的奏本,丘濬那边也通过阁老身份的便利给各地的社学情况摸了个底:地方上的社学确实荒废了大半。

  作为阁老,丘濬是有资格直接对接皇帝的。他第二天揣着奏本去找朱祐樘,对着朱祐樘就是一通输出。

  接着朱祐樘便召来其他阁老以及相关官员过来商讨此事。

  本来朝廷规定只有三品以上大臣才允许乘轿子,武官即使贵为国公也要自己骑马,结果如今一出门,满大街都是官轿,甚至连勋贵武官都来凑热闹。

  就像最简单的官员出行不许乘轿子,现在还有多少人乐意遵守?

  丘濬洋洋洒洒写了一通,言辞十分地慷慨激昂,很有他年轻时杠遍同僚的风采。最后他引用了文哥儿的话来收尾: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他是在国子监干过校长的人,对教育体系的运作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该怎么进行人员安排和财政安排,刷刷刷地就把整份奏本写完了。

  元守直亲自把这奏本的内容摘要填到本日文册前排。

  大厦之倾,往往源于根基不稳!百姓就是咱大明的根基,有人想断了百姓本来能走的路,就是想损害国本!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全然不顾太/祖朱元璋当初不愿文武百官好逸恶劳、荒废骑射的苦心。

  一行人商量完重振社学之事回到内阁办事的地方,通政司那边正好把汇总好的文册送过来。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每五十户人就搞一座社学,想要把治下的社学全部翻修好且请足塾师,那花销可不是几十两银子能解决的。

  想想看,县衙账上就那么点钱,你要是把钱全投到了社学上,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效果?

  丘濬站起来,在屋里踱过来,又踱过去,踱过去,又踱过来。

  从进入社学到考取功名,大多数人至少都得“十年寒窗”吧?

  别的元守直不清楚,至少在他们汤阴那边社学就已经荒废了大半。

  真要能达成这样广开民智的文治之效,史书之上怎么说都得记上他们一笔!

  最后他也提笔开始写奏本,启动自己最擅长的上纲上线技能,表示官员之中不愿意好好振兴社学的,都是有亡我大明之心的蠹虫。

  这种情况下,地方官自然不乐意把钱花到那上面。

  丘濬精神一振,毫不犹豫地在后面画了个圈。

  许多地方上的社学都没有了,小孩尚且没机会去上学,更何况是从来没开设过的老年班?

  难道从今以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