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59章 农业制度的推进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老农看着枣祗离去的背影,然后手中拿着陶琬,忽然一个激灵,连忙将陶琬揣进了怀里,环视一下,生怕别人看见了,农活也不忙了,便往家中赶去。

  这陶琬可是枣从曹用过的!

  怎么也要在家中找个好地方,供起来,说不准,也可以分润一些枣从曹的神力,让自家的地头庄禾长得更好些呢……

  ………………………………

  “什么?养豕?”枣祗挑着眉毛,对着斐潜,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

  斐潜看着枣祗,呵呵笑道:“没错,子敬,此事也要速办……不仅是猪,过些时日白石羌还会送一些羊来,便一起在平阳城南,寻一个场所……对了,在白波谷如何?”

  “白波谷?”枣祗略回想了一下,点点头说道,“……若是用来养殖牲畜,倒是一块好地方,就在出入口建些栅栏便可……”白波谷确实不错,有山泉,有水草,然后将出口封一下,便不用担心牲畜走丢,也不用担心周边的野兽侵扰,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场所。

  “不过,君侯,为何养豕?”枣祗说道,“……豕易生腥臊,食之多病,故为贱肉……此次蓄养如此之多……这个……”

  华夏确实是很早就开始养猪了,而且猪这个物种似乎最早的时候也只有欧亚大陆上才有。在上古前秦时期,就对于猪有不同的区分,产生了用豚来指公猪、彘来指母猪的特定词语,猪产生的粪便,也作为农家积肥的一个重要来源被农民所重视。

  游牧民族不喜欢养猪,是因为就算是经过驯养,猪依旧有一些点领地意识,因此并不像牛羊那样,天生适宜种群的迁徙,但是对于农耕民族就不一样了,随着定居农业的发展,猪的饲养便渐渐的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只不过因为士族不喜欢的原因,所以猪的饲养,在汉代规模依旧不大。而汉代士族主要不喜欢猪,便是因为猪易生腥臊……

  如果不是斐潜仔细了解,说不定还真不知道其中的奥妙。

  腥,在汉代,倒不是说腥臭的意思,虽然猪肉确实味道重,但是羊膻味汉代人都在没有任何香料料理的情况下,可以接受白水煮羊肉,那么猪肉味道重一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周礼·天官冢宰》有“……腥、臊不能食也……”的句子,汉代的腥臊便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腥,不是指肉的味道不好,而是按照字面上的意思,表示肉中有星星……

  也就是猪肉绦虫。

  这种最为常见的猪类寄生虫病,在汉代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也不懂为何产生,真么发展,只是知道要是肉上有这样的“腥”,便不可以食用。

  而“臊”,简单来说就是肉发臭了,也不可以食用。

  作为汉代士族,吃烤肉什么的便是常有的事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