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2章 臣附议,老臣附议,老程附议……(_大唐第一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弼前来寻小王,与小王言说我朝太医署医官学习医术之艰辛……”

  李恪是谁,被李世民称为最英果类已的皇子,嗯,各个方面都很像。

  此刻的他就立身于殿中,不卑不亢,抑扬顿挫地讲述着程处弼提出了要为太医署的医官。

  乃至天下千千万万的医者,寻找到一条即不伤身,又能够让他们反复练习针灸,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办法。

  由程处弼提出大概的构思,蜀王殿下尽心尽力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经过了两人呕心泣血,反复的专研,更是求人无数,花费了无数的心血。

  这才制出了学习和练习针灸所用的学习教学工具:大唐针灸铜人标准版。

  “敢问殿下,可有实物,让我等一观?”作为大唐宰辅,房玄龄面色动容地站起了身来询问道。

  李恪朝着房玄龄一礼,从容不迫地答道。

  “小王与程太常,已经将第一套针灸铜人,献予我父皇……”

  “幸好今日朕早有准备,之前就想要言说此事,”李世民不紧不慢地提了一句。

  一干方才还犹自不甘,愤愤不已的御史,听得那李恪之言,又有天子佐证。

  都齐刷刷地将幽幽的目光落在了关御史身上。关御史的脸都紫了,张了张嘴,就看到了四名武孔有力的甲士。

  扛着一个直立的木箱子,抬进了殿内,瞬间就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四位甲士将那明显份量不清的木箱放下之后,快速地将周围的木板拆掉。

  下一刻,一具神形皆备,如同真人一般大小的直立铜人像,出现在人们的视张之中。

  表情平静,目光祥和,就是那微扬的嘴角,仿佛是在微笑。

  只是那笑容略微有那么一丝丝不正经,稍稍有损整体的庄严肃穆感。

  房玄龄撩起前襟,第一个走到了这尊针灸铜人像前,这才凑到了近前,就发出了一声低呼“啊?这……”

  那青铜的色泽,散发着淡淡的金属光泽,铜人的体表,遍布着无数的孔洞与线条。

  线条代表着经络的走势,而孔洞则代表着经络上的各个穴位,穴位旁边还有小字,注明了穴位的名字。

  房玄龄对于医道并不涉猎,却不妨碍这位博览群书的大唐宰辅的眼光与远见。

  他亦曾经走访过太医署,曾经见到过那些医官们为了练习针刺穴位,只能相互以身体来试针。

  想想平日里,任谁挨了一针都会疼痛半天,而那些医官们,为了精研医术,却愿意忍受那千针万噬之苦。

  这样的精神,亦是让房玄龄动容,却也无可奈何,毕竟,他实在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够帮得上忙。

  而今日这里便有一尊等身针灸铜人在此。

  一旁的李恪看着那渐渐围拢过来欣赏的群臣,主动地担当起了解说者,详细地解说着这针灸铜人的用法。

  “穴位内皆是中空,若是往其中注墨水之后,以蜡封之。”

  “针刺不准,则不出墨,如此一来,当可让医官们反复练习,亦不会担心不知对错……”

  “另外,身体上许多要害大穴,施针不慎,易伤病患,难以练习,而今有了此物。”

  “便可如寻常穴位一般,反复演练,直至针法精道,再给病患施针……”

  围拢到了铜人跟前的一干朝中重臣,打量着这尊针灸铜人,都静默地倾听着李恪的讲述。

  半晌之后,房玄龄这才满脸尽是赞叹之色地看向也同样来到了铜人前的李世民。

  “陛下这真是蜀王殿下与程太常弄出来的?”

  看到李世民颔首示意,房玄龄不禁赞叹道。“构思之精妙,想法之大胆,臣不及也……”

  “此物若是能够推广天下,当可使我大唐千万医者受益,医者技艺精深,那天下百姓亦是可由此得益。”

  “这等利国利民之重器,臣请陛下着有司尽快打造,送往大唐诸道,诸州……”

  成熟稳重的中年臣工。“臣,附议……”

  白发苍苍的老臣。“老臣,附议……”

  某位程姓恶霸。“老程附议……”

  “???”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