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75章 这样的产量,实在是让程处弼骄傲不_大唐第一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就自己那点力气,上场除了献丑,就没有虽的功效,还不如时不时地提醒两句。

  让那些膘肥体壮的程家人多来几次,争取不要有遗漏的谷粒。

  这样的工作,是最枯燥无味,每一把稻谷,一把要打三把,当然,今天反正人多力量大,不抢时间。

  所以一把稻谷打上四到五把,争取不要有剩下的。

  程处弼从这一头割到了那一头,虽然不累,可还是觉得腰弯得有些发酸。

  李世民也已经晃晃悠悠地来到了跟前,朝着赵昆吩咐了一声之后。

  赵昆快步而去,很快,就拿来了一个斗,这是大唐皇家御制的标准斗。

  这可是工部负责督造出来的金属斗,十平斗为一石。

  此刻,赵昆也亲自登场,舀起一斗,然后倒进一个麻袋里,每一个麻袋,只装一斗。

  这是为了一会便于计算总算,而刘员外和邓主薄。

  还招呼着亲随与他们一同到田地里去检查,看看有没有遗漏的稻穗。

  陛下就在这里蹲着,他们这两位负责监督和记录的官员,此时不好好表现更待何时。

  随着摆放在田坎边上的稻谷越打越少,膘肥体壮的程家人也换了一轮。

  最后几把稻谷也被打完,由着谷粒落入了挞斗中。

  赵昆示意大伙将那个挞斗给斜立起来,将最后一点稻谷给倒进了斗中。

  这边,李世民已经开始面对着跟前摆放得十分齐整的麻袋细数完毕。

  “一共是三十六斗,赵昆,你那里有多少?”

  “陛下,臣这里应该有半斗。”赵昆满面红光地大声回答道。

  李世民表情愣愣地看着跟前的那些麻袋,喃喃地低声道。

  “那就是三石六斗半……”

  李承乾也愣了,半天才嘀咕了句道。

  “父亲,就孩儿所知,江南最好的水田,一亩所产,三石也就顶天了。”

  “处弼兄种的这一亩田,居然还高成了六斗半……”

  李世民扭过了头来,看向程处弼。

  “你知道不知道,你这一亩地的收获,不说大唐,哪怕是历朝历代以来,可都没有这样的收获。”

  程处弼走到了李世民跟前,打量着那些收获,现在,倒是可以跟这位大佬认真地解释一下。

  “叔叔,这应该是多方面的原因,第一,我这一亩水稻,没有发生什么病虫害。”

  “其二就是,所有的水稻稻种,它们的出芽时间,还有生长时间都很一致。”

  “另外还有小侄弄出来的赶花也起到了效果……”

  其实对于程处弼而言,仍旧有些不太满意,毕竟后世的农家肥搞出来的优质非杂交稻,哪怕只用农家肥,五六百斤也是小意思。

  现在,自己从头到尾,都严格地按照后世的标准来搞,却也只能收入三石六斗半。

  这要折算成斤数,怕是都还不到四百斤,这样的产量,实在是让程处弼骄傲不起来。

  不过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后世的优质稻种,也必然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经过了多代的培育搞出来的好宝贝,而自己种植的是还没有经过改良的古代三季稻。

  能够收获这么多,也该满意了。

  李世民也从最初的震撼之中清醒了过来,听了程处弼的这番分析,不得不承认这小子说的十分有道理。

  若是别人知晓自己一亩地能够种出这么多的产出,不知道会乐成什么样。

  但看程处弼这副样子,似乎还犹嫌不足,李世民实在是不知道应该该怎么形容这小子了。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