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按察使_列强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厂刚开始时,洋人技师对于新招进来的工人非常看不起,认为中国人种植养蚕是好手,做工根本不行,只是工人的表现很快就让这些洋人技师大跌眼镜,华人工人学习能力非常强,不到数月,一些原本专为洋人所设的岗位华人已经可以完全取代,使得一些以为可以一直轻松享受着高薪的洋人产生强烈的危机感,不得不工神作书吧的更加努力。

  工人们愿意努力提高技术,与整个工业区推行的加薪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工人技术每提升一级都可以获得加薪,虽然每月六两的薪水已经不错,可是能够提高自己的薪水谁又会嫌少,一年多时间后,如今大部分工人薪水可以拿到七八两,一些工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薪水更是达到了十五六两,引得工人更是拼命学习。

  “密斯特刘,不要着急,虽然我看到的钢铁厂一切都好,只是这些铁轨,我还需要检测才行。”波斯乌语气平淡的道。

  “那好,我等贵行检测的好消息。”刘墉只能暂时压下心中的着急,对于生铁的质量,刘墉有绝对的信心。

  咸丰二年七月初,离宝山工业区不远的江面上停着一艘乌蓬船,此处并非停泊之地,附近江面几乎都是替工业区运送物料的货船,这样一艘乌蓬船突然在这里,实在显得有一些突兀。

  一名四十余岁,身体强壮,一脸络腮胡子之人正站在乌蓬船船头,眺望着远处成片的厂房和高大烟窗中冒出来的黑烟,脸色一片铁青,恨声道:“上海、宝山两地官员都该杀!”

  这名络腮胡子之人正是江苏署理按察使吉尔抗阿,满洲镶黄旗人,尽管和平洋行收卖了上海道和宝山县上下,只是有关宝山县的一些事还是陆续传出,尤其是工厂投产之后,要保密几乎不可能,只是总督府几次发文查证,上海道和宝山县异口同声说没有此事,陆建瀛也就没有重视,这次环球时报之事发生后,陆建瀛顿时对吴健彰以前的呈报产生怀疑,特意派吉尔抗阿悄悄前来调察。

  吉尔抗阿身为满人,平常最恨就是洋人之物,一下子看到这么一大工厂,自然恨之入骨,如果吴健彰或者是金衍照两人在他面前,恐怕会毫不犹豫的拨剑砍死两人。

  “主子,此事已经证实,我们是否返回南京,请制台大人处置?”一名从小跟在吉尔抗阿身边的包衣奴才道。

  “不,直接去上海,我倒要看看,上海还是不是大清的天下?”吉尔抗阿凛然的道。

  “是。”包衣应了一声,连忙命令船工:“快划,去上海。”

  乌蓬船在上海铺码头停了下来,太平军还在湖广,虽然对南方还算是遥远之事,只是一些湖广的富户已经开始向上海迁移,加上过来找机会的平民,商人,整个上海铺码头仿佛集市一样热闹。

  只是此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