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章 天不生我顾辙,阴谋道万古如长夜_重生之我全都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03年7月14日,星期一。

  方舟市中院,民事三庭(知识产权庭)。

  年轻的审判员潘筱婷,一大早就被刘庭长喊去,问了她一个关于案子的问题:

  “小潘,你记不记得去年审过一个叫顾辙的本市企业家的案子,后来是调解结案的。”

  进门的时候,潘筱婷还有点忐忑,一听是专业问题,立刻轻松了下来,精神振奋地飞速思索了几秒,立刻回答:

  “记得记得,那不是去年10月份的事情么。我还记得刚好当时9月底最高院下发了《人民调解工作的若干规定》,过完国庆回来就遇到这个案子,还调解成功了。

  当时不是还上了省里的法制日报嘛。我听说这个顾辙后来还闹了很多动静,上了不少媒体,如今在本市企业家圈子里小有名气了吧。”

  审判员这个职业,是很看文化水平的,所以潘筱婷一聊到专业业务问题,就完全不怵那些老资格同事了。

  早几年进来的审判员,都是不用参加司法考试的,很多都是平调过来的转业干部,尤其退伍安置比较多,审了十年八年官司也未必熟悉业务法条。

  潘筱婷虽然才大学毕业三年多,但她是正经考出来的,还有实务经验,有资本自信。

  对于去年那个案子,她更是印象深刻,毕竟是拿掉“助理”二字后第一次独立判案,还调解成功上了报纸,简直是时来运转。

  刘庭长微微一抬手,示意她别得意,然后把几页卷宗推过去:“那你看看这个案子,上周五递过来的,这不赶上周末么,今天才做的立案决定。

  这是一家注册在魔都的合资企业、眼镜行业驰名的海昌,状告本市的顾辙及其控股的两家公司,违反双方签订的专利排他授权合同,擅自许可第三方使用专利。

  诉讼标的光是授权费就八百万呢,这可是个大案子。你是我们庭《专利法》水平最专业的,好好看看吧。”

  潘筱婷闻言颇为惊讶,因为她是去年审过顾辙的案子的,她明明记得去年10月份,顾辙还在为一些几百块钱的破烂小标的起诉。

  如今是7月,一共才过去9个月,顾辙从原告变成了被告,涉案标的直接就八百万起了?

  这特么是什么速度?

  虽然,涉案标的的金额大小,跟起诉者的生意规模,不是简单成正比的。但一个总共只有几十万家产的穷吊丝,也不可能惹上被索赔几千万几亿的大官司啊。

  她便仔细看了一下海昌方面的起诉书,上面的案由内容让她的专业热情再次被激发了出来。

  这个案子绝对会成为典型!

  毕竟国内企业能研发出真正高精尖、让外资和台资也绕不过去的独门绝活,在03年还是比较少的。

  同时,这个案子还涉及到刚诞生的电商、还显然会涉及到双方对于“顾辙是否属于自用、是否有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