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1章 缺粮_刘宋汉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友好,甚至称的上危险,确实要进行必要的未雨绸缪。

  “召后将军王镇恶、侍中谢晦、右将军朱龄石进宫。”

  和王修、王买德、高允这套豪华的内政阵容相比,刘裕给刘义真留下的“战争参谋部”也毫不逊色。

  王镇恶、谢晦、朱龄石似乎也知道自己的职责,所以在平日里表现的格外低调。

  直到今天天子召他们入宫,这让他们那沉寂已久的血液重新沸腾起来。

  “朕今日召诸位前来,就是想问问你们怎么看这北方的局势。”

  刘义真将一张巨大的沙盘摆放在两仪殿的宫室内,供三人布局。

  “如今国内算是安稳下来,也是时候做准备了。”

  胡夏与刘宋,北魏与刘宋,在未来绝对会有一战。

  这种事压根不算秘密,所以三人也没什么好掩饰的,在那偌大的沙盘上无拘无束的推演起来。

  最先开口的是王镇恶。

  论战绩,王镇恶是正儿八经有过灭国战绩的狠人,甚至现在刘宋的国都长安都是他打下来的。

  论政治,他是刘义真的潜邸之臣。

  现在的王镇恶,已经有了刘宋第一武将的声势,哪怕是朱龄石、檀道济能难和王镇恶比肩。

  只见王镇恶最先指向的地方还是胡夏。

  “现在赫连勃勃雄踞西北,随时能从两面进攻关中,不可不防!”

  如今的局势其实有点像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时制定的第一阶段战略。

  即汉军占领陇右和安定,从西面和北面联手包裹住关中,对关中形成强大的军事压力。

  好消息是胡夏不像蜀汉,有一个蜀地不断输血。

  坏消息是胡夏拥有河套,后勤压力比之蜀汉时期的汉军要轻松很多。

  但同样,刘宋不是曹魏。

  曹魏的基本盘还是中原,对于关中战线虽然重视,但还没有到和关中生死存亡的地步。

  可刘义真将都城迁至长安后,关中就成了刘宋不容有失的一部分。

  相应的,关中的兵力也远超曹魏对抗蜀汉时的兵力。

  如今天子六军各有一万人,外加羽林军和散落的府兵,关中的总兵力已经是接近十万之众。

  正因为有这么雄厚的兵力,关中的百姓才没有因为和敌国接壤而变得焦虑。

  但一直默不作声的高允却说出一个让刘义真和王镇恶几人担忧的事实——

  “陛下,其实臣这里有一份关中各州县上报的数据,上面显示关中粮食虽然没有欠收,但储藏的粮食已是两年前的一半。”

  关中的粮食,不够了!

  没错……在河北、河南、江南都在丰收的时候,关中的粮食居然不够了!

  关中本是膏腴之地,但架不住刘义真迁都带来了一大帮子人啊!

  此外,因为科举,还有关东的士子不断涌向关中,这些都让关中的粮食储藏急速下降。

  “所以臣提议,先将各地的粮食运往关中,之后再仔细商议对敌之策。”

  在三高官官中,王修掌管人事,王买德掌管政事,高允则是掌管钱粮。

  他对于行军打仗虽然不甚了解,但也知道粮草的重要性。

  关中要是缺粮,那对于刘宋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