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 买官是一种潮流_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义,也叫典韦做恶来,不过,曾炩所说的恶来,出处却不是那个“古之恶来”了。典韦对此也不以为忤,还觉得是主公和蔼,和他开玩笑,也就欣然接受了这一绰号。

  曾炩终于带着大队来到洛阳城下。

  洛阳城给曾炩的第一感觉就是雄伟。

  来自后世的曾炩见惯了大城市,也见惯了高楼大厦。但是洛阳给他的震撼却是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后世的时候,考古勘测表明,东汉洛阳古城遗址南城墙已被水冲毁,西城墙残长约4200米,北城墙残长约3700米,东城墙残长约3895米,这在古代来说,的确是难以想象的宏大规模。

  洛阳共十二城门,南有四门,由东向西依次为开阳门、平城门、小苑门和津门,其北门东为谷门,西为夏门,直通北宫。东门由北向南依次为上东门、中东门和耗门,西门由北向南依次为上西门、雍门和广阳门。

  由各门引出的道路将洛阳分成若干区域,中为宫廷区,包括南宫和北宫。官署区位于南宫之左,东城耗门之内,在南宫的左前方,包括太尉府、司徒府和和司空府,组成了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权贵居住区分布于上东门之内,如步广里、永和里等。太仓、武库在城西北角。东汉洛阳工商业区有南市、马市和金市。南市和马市都在城外,前者在南郊,后者在东郊,金市在城内,其位置在北宫的西南,南宫的西北。明帝永平五年(62)于城东又设立了粟市,位于城外的三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由此又可以看出,在洛阳早期的布局设计中,金市是被规划在南宫之后,而官署区在正宫之前,符合前朝后市的布局。

  曾炩在无极商会驻地安顿下了商队的人后,就向西园方向去了。

  曾炩来到鸿都门外,只见只见不少衣冠楚楚的人正簇拥在一面红墙下。这里面有风流倜傥的贵家公子,也有七老八十的老翁,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钱。

  曾炩有些好奇,于是也走上去观看。只见鸿都门的一面红墙上正贴着长长的告示,其上赫然是朝廷个官位的价格。

  曾炩不禁有些瞠目结舌,他虽然在前世听说过灵帝张榜卖官的事,但此时身处其中还是感到非常震撼。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能卖官卖的如此光明正大的恐怕只有这桓灵二帝了。

  曾炩四下里看了看,看到一个年轻的太监正站在门口。

  曾炩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朝那个太监走了过去。

  “这位公公,在下想捐一个本地的官,所以在下想请教公公,不知可否见告?”,曾炩不卑不亢地问道。

  在这里不得不说,灵帝虽然做皇帝荒唐,但却非常善于经营,至少在鸿都门外负责接待的这些个太监对客户的态度是非常好的。

  年轻太监一脸和善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