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六章 人才济济_大唐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大功。就是唐太宗在这年岁,也没有如此奇功。在唐人心目中,李隆基就是高高在上,不可企及的“神明”,若是能目睹李隆基的绝世风采,那将是人生一大快事。

  “免了。”李隆基挥手,道:“朕要亲自挑选人才,想必你们已经知晓了。”

  “你们瞧瞧,那是锦墩,是给朕挑中的优异者准备的。他们可以坐。若是没被朕挑中,只能站着了。”李隆基指了指前排的锦墩。

  皇帝赐坐。那是莫大的荣耀,这些读书人眼里一片火热,盯着锦墩,恨不得立时坐上去。

  “陛xià欲以殊礼待我等,不知陛xià欲要考我等何事。”一个读书人,二十五六岁,上前一步,问道。

  “嗯。”群臣大为讶异,这个读书人的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敢问李隆基。

  “嗯。”李隆基也是惊讶,问道:“你姓甚名谁?”

  “韩休。”韩休通名道姓。

  “韩休?”李隆基眉头一挑,眼中异彩连闪,把韩休好一通打量。

  只见此人身长七尺,昂藏一丈夫,昂头挺胸的站着,气度不凡。他一张脸线条分明,颇有些冷峻。

  “好一个名臣。不说别的,光看这容貌就了得。”李隆基在心里暗赞一句。

  “韩休,你说说看,要何等样人才能得朕之殊礼呢?”李隆基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一句。

  李隆基这一手颇有些巧妙,把“球”踢回给韩休了,也是对他的考验。

  “陛xià,韩休以为要得陛xià之殊礼,必欲有惊世之才。”韩休一点也不惊慌,仍是那般镇定,不疾不徐的道。

  “那么,你以为你能否坐上去呢?”李隆基再出一难题。

  这一问更难了,也更考验人了。若是说不能,那就是堕自己威风;若说能,就有自夸之嫌。若是不能让李隆基满意,韩休就完了。

  这问题还真是不好回答。

  群臣眼睛瞪圆,打量着韩休。

  “能!”韩休只说了一个字,而且声调也不高,却是不容置疑。

  “韩休,你这是说大话了吧?”李隆基脸一肃,沉声道:“你有何德何能,获朕之殊礼?”

  “韩休别无长处,唯敢言。”韩休依然镇定。

  “敢言?”李隆基冷笑一声,道:“你睁大你的眼睛好好瞧瞧,满朝文武大臣,又有哪一个不敢言?宋璟刚直,你比得过?”

  经过初步革新,那些尸位素餐,拿钱不办事的官员已经被清退了。留下来的官员,都是正直无私之人,他们敢言。

  其中最敢说的就是宋璟了,韩休竟然以“敢言”自吹,还真是没几人相信。

  群臣看看韩休,不住摇头。

  “宋大人刚直,美名天下传,韩休甚为钦佩。”韩休话锋一转,道:“若说别的,韩休不敢自夸,若说敢言,韩休自认不会逊于宋大人。敢问陛xià,有一敢言的宋大人好,还是再多一敢言的韩休更好?”

  宋璟这样的诤臣,在历史上并不多见,他以刚直敢言著称。若是再有一个这样敢言的诤臣,那是无上美事,谁能说不好呢?

  “你的胆儿倒是不小,朕是见识了。”李隆基赞赏的点点头,道:“韩休,你坐上去吧。”

  “啊!”一片惊呼声响起,群臣有些不信,韩休几句自夸之言,就能获得李隆基的殊礼,这也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我?”韩休一愣,以为听错了:“陛xià,为何让我坐?”

  “因为朕信你!”李隆基笑着点头。

  “谢陛xià。”韩休一愣,随即满脸激动,冲李隆基见礼。

  能被李隆基信任,那是何等的令人激动,即使以韩休的心性,也是心神激荡。

  然后大步上前,坐在锦墩上。(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