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破天一剑成,庐陵智多星_千古英雄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勘不破名利,武功固然有所阻滞,不能达到化境,而且行走江湖,利欲熏心,耽误了大好前程。

  以龙青云醇厚、旷达的心性,应该能跨越这一阻滞。弘泉大师阅人无数,心里一片澄明。

  佛家讲求缘分,弘泉大师乃五蕴皆空的高僧,二人通过“西湖论剑”结缘,这几天传授“破天一剑”也是了却这段缘分。

  所以,弘泉大师只当在武学上点拨龙青云,二人并没有以师徒相称,但以师徒之礼相待。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武学之道,博大精深,以后龙青云在“破天一剑”上的修为也要靠自己去领悟和历练。

  眼前的龙青云,虽然器宇轩昂、湛然出尘,但毕竟只有十六岁,弘泉大师不免交代了几句“江湖险恶”、“人心难测”、“多留一个心眼”之类的。

  龙青云躬身行礼,拜别而去。

  旭日悬挂苍穹,绽放耀眼光芒。

  已是辰时光景。

  龙青云,策马朝临安城方向而去。

  几天前,卓惜文叫自己去一趟“萃宝斋”,正好可以赴西湖论剑当日展千横的约。

  在朝往临安城的官道上。

  尘土飞扬,纵横驰骋的龙青云,脑海浮现凌芷烟楚楚动人的娇羞之态,心神一荡,正好趁此机会去一趟“璃轩阁”。

  想到这里,一抹笑意浮现在脸上,远远看去,说不出的俊朗飘逸、湛然出尘。

  临安城东街。

  宽阔的街道,红鬃马立于街中,两边是鳞次栉比的建筑。

  龙青云坐于马背,举目望去。

  左边“萃宝斋”三个隶书大字古朴典雅、法度严谨。

  这是一座悬山式建筑,前后屋面相交处有一正脊,将屋面截然分为两坡,给人以秀丽柔和之美。

  右边“璃轩阁”三个魏碑大字方折劲健、仪态秀润。建筑风格也是悬山式,古朴清雅、端庄秀逸。

  龙青云不由一怔,这“璃轩阁”属于”“夜曦帮”旗下产业。

  只听说“夜曦帮”和“萃宝斋”在南雍双雄并立,真没想到堂口也是在一条街上。

  而且是门对门,连门口镇宅、辟邪的两尊石狮都是对望而立,对街相望。

  四尊石狮,形态逼真传神,形象威严坚毅,神态激昂,气势磅礴。

  好像在述说着主人的激扬斗志和丰功伟绩。

  “萃宝斋”是卓惜文“见山书局”生意日隆后,开的第二家商号,刚开始经营文房四宝、书籍字画之类。

  后来逐渐发展成金石、玉器、瓷器、古玩、珠宝、红木家具等门类齐全的斋号。

  在南雍“重文抑武”的国策下,文风盛行,吟风弄月成为一种潮流。

  风雅之士、或者附庸风雅之人,都爱舞文弄墨、收集金石古玩之类。

  卓惜文本身就文化底蕴丰厚,每日浸润其间,对金石之类自是行家。

  就拿大雍“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来说,市面上充斥着各种赝品,看似精美绝伦,一般的人“打眼”的多,“捡漏”的少。

  卓惜文一双火眼金睛,名动南雍,有“金石圣手”的雅号。

  光宗、宁宗两任皇帝都喜欢金石字画、自己也舞文弄墨,而且二人都是丹青圣手,身边配有宫廷画院,画师众多。

  早年的卓惜文也属于长袖善舞之人,和宫中采办局的宁公公搭上了关系。

  所以“萃宝斋”生意蒸蒸日上,一时成为行业翘楚。

  “夜曦帮”的李云踪,早年绿林出身,后来金盆洗手来到临安。

  虽然手上积累了不少金银珠宝,但要寻思找一个好的行当,带领手下百十号兄弟,在临安城创出一番天地,也是颇费脑筋。

  也算是李云踪雄才伟略,居然选择了金石字画这个行业,开了“璃轩阁”,而且做的有声有色。

  几年之间,不仅“璃轩阁”声誉鹊起,而且“夜曦帮”又接连开了其它几个产业,比如“水调歌头”、“浪淘沙”等。

  当然,“夜曦帮”能在临安城崛起,离不开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夜曦帮”的军师,同时也是“璃轩阁”阁主。

  人称“庐陵智多星”柳松权。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