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51章 观桃花而悟书_混在东汉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定脸上闪过一丝赧然,不过随即又心安理得,张家虽然有点钱,可是并不比他李家多,而且如果不是他李定出面,卢敏根本不会到张家来赴宴,刘修自然也不会出现在这里,就算来了,不看在他李定的面子上,刘修也未必能当场作书。

  虽说这明抢有些**份,可是李定真是喜煞了这幅作品,下意识的就要了,现在再改口也不妥。他只是有些奇怪,刘元起的这个儿子听说一直笨笨的,什么时候练出了这么好的书法?

  “德然,你父亲给你请了什么明师啊?”李定对张飞快要喷火的眼神视而不见,温和的对刘修说道。刘备看在眼里,不由得一阵心酸,李定以前就是对他都没有这么客气过,至于看到刘修……那根本就和没看见一样,没想到今天全变了。一想到此,他抬起手摸了摸眉毛,沉默不语。

  “没有什么名师。病了数月,不能出门玩耍,只能观墙上雨漏痕,不知怎么的,悟到了一些笔意,只是一时还没太明白,后来到桃谷,见谷中桃**夭,这才忽然开朗。”刘修很郑重的躬身说道:“说起来,还得多谢李君,若不是李君推荐,我和玄德也没机会拜入卢师门下,不入卢师门下,自然也不能见到桃谷的桃花,更不会在书法上小有成就。”

  汉代的书法以篆隶为官书,正书、行书和草书作为俗书已经出现,但是其基本笔意还带有隶意,在结体上尚不严谨,笔墨上也偏向于质朴一路,此后一直在结构和笔意上探索,直到王羲之父子横空出世,特别是王献之改其父偏于质朴的笔意而显阴柔之美,这才开一代书风,风头直逼其父,父子二人齐领风搔,抗行三百余年。

  到了唐初,因为皇帝李世民喜欢王羲之而大加追捧,王献之的书法遭到贬斥,唐代书法的风格便以王羲之的质朴为主流,在结构上进一步摸索,直至发展出结构严谨的楷书。书法结构到了唐人时便已登峰造极,宋人无法再有突破,只能再次从笔墨趣味上进行创新,所以宋四家皆以行草为主,以笔意见长。唐宋以后,书法便没有什么实质姓的突破了。唐伯虎的书法兼有结构严谨和妍丽之长,在明代书家之中别具一格,只是被画名所掩,知道的人并不多。

  刘修写一手漂亮的唐伯虎书法,别说是在汉代大部分书家还处于质多于妍的阶段,就算在最讲究笔墨趣味的宋代也是出类拔萃的,让卢植、卢敏和李定等人眼前一亮,为之惊艳,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李定眉梢一挑,抚须不语。刘修说的这话听起来挺玄,但是李定却不这么认为,书画虽是小道,但讲究悟姓却是人所众知的,常于不可能处有所得,李定本人便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他并不认为刘修是胡说八道,虽然他觉得以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