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二九九章 没变过_全音阶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展她们的才能。

  听众们并不怎么惊讶,这年代哪里还见不到几个拍女权主义马屁的混混,这些人什么话说不出来。

  讲座人变本加厉,开始有鼻子有眼地对比夫妻和姐弟之间的创作细节,虽然嘴上没明说但是意思越来越明显,就是女人比男人还厉害。

  听众中的某些男人表情微妙,显然是对讲座人的断章取义以偏概全挺不满。女性听众的反应更明显,普遍的严肃显露出了广泛的欣悦。

  讲座人的论据很多,只能是点到为止相信学生们能自己参悟,比如边弹着芬妮的歌曲旋律边赞叹:“多么美丽,有熟悉的感觉吗?如果有兴趣可以对比一下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

  相比论点,讲座人的论据更算新鲜,听众中都开始有人做笔记了。

  杨景行争分夺秒:“门德尔松《复活节奏鸣曲》,有人知道吗?”这首作品的手稿是三四十年前才发现的,作品虽然很好但是几乎没有演出和录音,毕竟音乐家也要考虑市场。

  柯蒂斯的学生厉害,好些人点头。

  杨景行问:“怎么样?”

  几个学生先后说了一些模棱两可的形容词,优美典雅轻盈……中国学生也开口了。

  更多的人好像不知道,杨景行又坐下去直接弹起来了。

  听众继续认真听着,虽然讲座人目前弹的那些东西都是些没啥技术含量的小片段,但是基本功还是体现出来了的。

  杨景行这次多弹了一点,大概节选了六段一共四五十个小节,然后就问:“能感觉到吗?”

  有两三个学生犹犹豫豫点头。

  杨景行直接给结论:“我认为有很大的可能性,这首作品是芬妮创作的。”

  屋子里嗡地一声,好多人顿时坐立不安左顾右盼了,在讲座开始后的十几分钟里一直保持沉默的大部分人这时候都开尊口了,至少也要圈起嘴唇讶异一下。

  冷清了这么久突然就开锅了,杨景行有点无奈呢,尝试稳住场面:“当然,事实如何并不那么重要……”

  “Sir!”没点教养的白人男学生直接就冲讲座人嚷嚷起来了,样子不光不尊崇谦卑还理直气壮的:“我觉得你不应该仅仅凭几处类似的技术方法就做出这样的推断,他们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家庭,他们非常异常地亲密……”

  靠,见到有人发难,听众很快安静下来了,一个个喜闻乐见得显出兴奋激动。

  别人的地盘,杨景行都不敢大声回话:“关于通用普遍的技术方法和鲜明灵活的个人特点,它们倒是有点像天才和才华之间的关系,即便你生而有天赋,但是也要非常努力才能展示出才华……”

  看讲座人又坐下去了,那个责问的男生也没逼人太甚,恢复了听众的神态。

  杨景行手起手落在琴键上砸出几个敲门声,然后只是看看听众并不用说明,大家都知道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