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4.史兵的直觉_彻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那里已经沦为异国近一百五十年之久。

  “世叔,泰州,如今是什么样子?”朱吉璐惴惴问道。

  这似乎是个简单的问题,但徐承志却沉默了,好一会才伤感的说道,“物是人非。”

  这四个字,或许是他能找到的最合适的形容了。

  可以说,山东这个地方,从被金国占领之后,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反抗异族政权的武装起义。

  而反抗的高潮之一,便是一百零三年前,金国皇帝完颜亮因兵变被人杀掉,金国内乱,山东遗民借机起事,一时间英雄辈出,豪杰纷起,流芳百世的辛弃疾便是其中之一。

  还有就是五十年前开始的‘红袄军’起义,而蒙古也在那时开始进攻山东。

  因此,山东可以说是四战之地,各方势力你来我往,打个不停。

  特别是蒙古人奉行残酷的屠杀政策,让山东人口剧减,直到金国灭亡,义军割据势力李璮在投降蒙古的前提下,专制山东之后,才稍微好了一点。

  但李璮这家伙,却不是真心屈服于蒙古,一会想自立,一会想投宋,暗暗积攒着实力,最终在两年多前,发动了起义,名义上说是要归宋。

  不过大宋对于摇摆不定的李璮,却没敢太过相信,没有派出实质支援,导致他在蒙古人的疯狂围剿镇压后,兵败身死。

  也就是这一次战乱,又给山东带来了重创,结果便是生灵涂炭,物是人非。

  说起来,北方这些沦陷于异族统治的汉人,无疑是非常痛苦的,因此投靠当时最强大的蒙古,成为了许多汉人武装最好的选择,其中功过,即使到了林彻前世之时,也很难说得清楚。

  就拿这个徐承志来说吧,他其实是个读书人,虽然现在效忠于蒙古,但文化上对大宋又有天然的向往,可是,他又不予余力地做着灭亡大宋的事情。

  其中心态之复杂,恐怕夜深之时,也没少让他转辗反侧吧。

  现在,他被朱吉璐一个问话,勾起了心中的百转千回,不由坐在骡车上发起了愣。

  “徐先生,徐先生…”那姓史的大汉,骑着马靠过去,将他喊醒。

  徐承志茫然道,“史兄弟,有事么?”

  “先生,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似乎有危险在靠近。”

  大汉名叫史兵,此时脸色凝重,不像是在说笑。

  他年纪不大,不过才二十六岁,却久经沙场,百战余生,对危机总能有一种莫名的敏感。

  也正是这种敏感,让他一次又一次的从阎王爷手中逃脱,成为了史家最得力的部曲。

  徐承志相信这种老兵的直觉,选择谨慎而为,“把车上的货物都丢了,咱们加速前进。”

  史兵赞同道,“我也是这个意思,前面不远就是猪头山了,我们得尽快到那里,汇合接应人马。”

  于是,众人一起动手,将用来伪装的货物抛弃到路边,轻装加速。

  用了不到两刻钟,便赶到了十里外的猪头山,在一个小山坳里,找到了潜伏的人马。

  他们将骡车赶进了山坳,并把骡子全部杀掉抛弃,换乘马匹,迅速往北奔行。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