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9.制衡(上)_彻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个最重要的直接涉案人都被刺客击杀了,如今死无对证,而贾相公的孙子一向都只是个纨绔,不是能办事的人,按着常理来说,贾相即使要谋划大事,也不会交给自己这个孙子来办。”

  赵官家恹恹道,“这个我也知道,这小子要么就是碰巧撞上,要么就是被人设计了,只是贾似道那个管事怕是真的脱不了干系,哎,刺客还没有找到么?这是一群废物!”

  这句废物骂的虽然是禁军和刑部,但皇城司自然也撇不干净,周仁凤难免尴尬了起来,“官家,偌大的临安城,加上若是某些人特意庇护的话,想找几个刺客无异于大海捞针啊,不过,凶器倒是被找到了,就在裕民坊一个民宅中,不过经过我们调查,那里是监察御史赖方的外宅。”

  “裕民坊?是不是靠近保安门那里?”

  “正是,保安水门也在那里,我们估计刺客应该是从保安水门潜出去了,因为水门的水下栅栏被破坏了。”

  “呵呵,裕民坊的宅子怕是不便宜吧,一个七品的监察御史拿来的钱置办外宅,陈达,让翰林院拟旨给叶梦鼎,把这个御史抓起来。”

  宋朝的皇城司和明朝的锦衣卫似乎有相同的职能,但地位和权利却有天壤之别。

  锦衣卫大多数时间里都是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虽然也有程序,规定必须是皇帝授意,然后由司礼监出帖并加盖印信,拿人事由还必须经刑科给事中佥签,并付以签署详细的批文才能拿人。

  但是这一规定是否真的执行,完全看皇帝的心情,而明朝两百多年里,锦衣卫不按这个规定办事的时间可不少。

  但是皇城司却只具有侦查权,并没有逮捕权和审讯权,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包打听,就这都还常常受到朝中大臣的诟病。

  因此赵昀想要抓人,正常情况下还是要通过正式流程下旨,然后由司法机构来执行,所以总得来说赵家的皇帝没法像朱家皇帝那样任性。

  陈达听了吩咐,刚要往外走,却被周仁凤喊停了,“陈押班,且稍待,官家,如今那赖方并不在临安,前段时间他被派去泉州公干,算起来应该早就回来的,如今却迟迟不见人。”

  “嗯?怎么回事?”赵昀眼中闪过一抹怀疑。

  “回官家,与赖方同去的谢翰林十天前便已经回来了,不过据他所言,因为他是家中有事,便在完成差事之后搭乘民间商船先一步离开泉州,他也并不知道赖方的行程究竟如何,微臣已经派人前往泉州调查了。”

  “呵,这赖大御史完成差事之后竟然不立刻回京,竟敢在泉州逗留,怕是借机敛财吧,好一个铁面御史啊,我记得这人似乎一向以贾似道马首是瞻啊,前阵子还还为他弹劾了谢枋得,对了,谢枋得如今情况如何?”

  “谢枋得的弹劾案一直拿不出实据,一直羁押在御史台,那赖方倒是口口声声说掌握了实据,所以他没回来,也没人敢结案。”

  这会,赵昀对赖方的印象糟透了,“好大的威风啊,陈达你记下,稍后你将朕的口谕带给御史台,让他们速速审结,勿终勿枉!”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