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二章:外倾双垂尾_熬鹰航空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并取得巨大的成功,后来就连共和国也眼热,也研制了这种发动机:CYS-208RT。

  现在的杨辉准备提前把主意达到这种发动机上面,要自己研制是可以的,低价引进这种还不太被军用无人机重视的发动机也行,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在杨辉提出了自己在发动机选择方面的意见之后。居然有人知道这种德国人在战后发明的发动机在,在思考一番之后,马上就把头点的飞起。

  “在无人机上使用转子发动机,这肯定要比使用传统的活塞往复式发动机要好,我看这种发动机在无人机上面使用的潜力巨大,可以花钱投入。”

  听到有人支持自己,杨辉倒是多看了这位原本只是负责航模发动机改进的技术人员,现在这位搞不好就是基地除了自己以外,对转子发动机最熟悉的人,倒是可以培养一下。

  有人力挺杨辉的提出的转子发动机。这让其他对转子发动机不了解,甚至听都没听说过的几人面面相觑。这转子发动机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这么有吸引力,下去之后应该找资料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教授默默地点,头表示明白:“你说的这转子发动机我不懂,不过看这位同志的反应,这种发动机确实有独到之处。这样吧,我把西工大无人机研究所的联系方式给你们,我是不管机体研制的。这边的电传飞控控制率编写离不开人手。”

  话说完,教授就在纸上刷刷的写下一串电话号码,随手递给杨辉。然后转身离开,显得匆匆忙忙,留下杨辉和几位无人机研制组骨干成员。

  教授走了,现在需要再从新安排工作,联系西工大无人机研究所的事,被杨辉光荣的交给了杨月这位无人机项目组长。

  一本正经的对杨月嘱咐着:“杨月同志,以前你是航模项目负责人,所以现在的无人机项目也该是你负责,联系西工大那边的事就交给你,无人机的气动设计方面,我需要好好的研究一下,争取拿出不错的气动外形设计。”

  将联系合作方的任务安排好,杨辉独自一人离开,又往一所气动组走过去,现在无人机研制组还真就拿不出一位会专门玩儿气动设计的人才。

  一路上回想着所有的小型侦查无人机气动设计,若是单说拿出像样的无人机气动设计,杨辉完全可以顺手抄来,但现在必须要考虑到更多的地方,比如技术的继承方面,同时还要和先进技术的预研相结合,这就相当考验统筹策划能力。

  一路上左思右想,发现在无人机的气动设计上,唯一可以做到和有人机有技术重合的地方也就是垂尾的设计,单垂尾?双垂尾、亦或是更加变态的三垂尾、四垂尾。

  这些统统都可以,但最适合西南科工采用的还是双垂尾设计,单单是双垂尾设计还不够,杨辉要一步到位,直接进入到v型外倾双垂尾。

  西南科工和诺斯罗普的合作已经是比较深入,来自诺斯罗普的外倾式双垂尾技术也到了西南科工,有了这些资料,在这次的无人机气动设计中又能免去很多的麻烦。

  “刘军,你们策划的大边条翼技术验证机进度怎样?能不能抽出些人手,把刚刚运到基地的外倾式双垂尾技术好好研究一下,我们现在有一款新飞机可以采用这技术,也算是给你们练手,用以加快技术消化吸收速度。”

  听到有这样的好事,刘军怎么能不高兴,虽然现在的大边条翼技术验证机研制很紧,但抽调人手加上风洞所在地的技术人员,开始研究消化新到手的垂尾技术绝对可行。

  “当然,只要公司有需要,我们这边可以抽调出十五人出来,加上诺斯罗普移交的技术资料,我们可以开始研究,就是时间上比较脱一点,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对了,刚才说的新项目能透露一点吗?”

  看到刘军求知的眼神,杨辉也不忍瞒他,刘军已经是西南科工的技术骨干,新的无人机气动设计少不了要用上刘军。

  “没什么保密的,就只是一款大号的航模而已,我们有了些新的想法,可以在这上面实现。”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