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2章取宁远宋献策献计 4000字章节_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属大明的城池。

  离城十里地,明军安营下寨,林毅带着宋献策和刘肇基绕城查看地势,哲哲和小颖、高桂英左右相随,张华等卫队营几十骑火枪手随行护驾。

  林毅之所以带上永平总兵刘肇基,是因为两年前刘肇基亲自参加了宁锦大战,虽然那一仗最后失败了,但是刘肇基作为当事人之一,对宁锦一带的地形地貌城防等情况比较了解,他现在想了解宁远城的情况,这无疑是最好的向导。

  果然,这一路上刘肇基不住地讲解着宁远的情况以及当年宁锦大战的情况,林毅这是第一次到关外来,对宁远城还只是个概念,至多停留在穿越之前的书本知识和影视小说等印象之中,现在面对这座千年古城,林毅觉得她有种神秘感,脑海里仿佛能想像出当年明军几挫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辉煌景像,也可以想像出两年前宁锦之战兵败将降的憋屈情形。

  从刘肇基口中得知,宁远城基本上是一座正方形城池,这座城不大,只四五十平方公里,设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但是别看城小,城门也不多,但每座城门都吊桥、千斤闸门和内门等三道城门,另外每座城门两旁边都修有辅城和瓮城,城门、辅城和瓮城处都设有炮台,而且城高三丈有余,城墙又厚又宽,上面能跑马,城外的护城河又宽又深,气势恢弘的鼓楼、高耸的箭楼,高高的炮台,黑洞洞的炮口,上面可见无数的清军严阵以待。

  宁远城背靠丘陵,面临大海,这座小城给林毅的第一印象就是城高池深,固若金汤。

  察看完了宁远城,回到营帐之中,如何攻取宁远,是摆在林毅眼前的一个问题。林毅脑子有方案但觉得不是很成熟,另外他想听听众将的意思,特别智囊宋献策的意见,集思广益,免得一意孤行,犯轻敌冒进的错误。

  虽然林毅现在连打胜仗,士气很高,十三万人马兵强马壮,这次红衣大炮拉来了六百余门,包括在皇姑屯缴获多尔衮的300门,另个不算旧军的旧式铳炮,新式的火枪也就是自生燧发枪算上卫队营的,超过六千支。骑兵、步兵,弓箭,轻重火器,可以说兵种齐全。要说唯一没有的就是水师,但是林毅一道命令就可以调来大明的水师。连左良玉、高杰、刘泽清、刘良佐这些刺头都不敢不听,试问大明军将还有哪个敢抗命?

  因为现在林毅早已不是一个小小的总兵官了,也不止是太子太师、大明兵部尚书了,他还是大明监国。

  何为监国?监国这官太厉害了,说白了就是皇上的前奏,或者干脆就叫准皇上。

  崇祯上吊之后,历史便进入了南明时代,南明从弘光帝算起,到郑明时代,一共经历了四帝一监国,长达40年之久,但是这四帝一监国哪一个都是先从监国干起,然后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