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2章 屠龙勇士_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2章屠龙勇士

  天子启原本心情不错。

  梁王已经入瓮,窦太后也忙着收拾刘荣搅和出来的动荡,根本没工夫心存疑虑。

  接下来,天子启自然便可以撸起袖子,专心准备起《削藩策》,以及后续平定叛乱的事。

  但在听到周仁这番汇报之后,那抹淡笑虽仍挂在天子启脸上,但天子启眼底,已经是看不出丝毫喜意。

  “丞相,当真是老成谋国啊……”

  “竟还真就被丞相说中了。”

  “——齐系七王,欲反者六;”

  “待吕太后时,吕禄为赵王,更是得吕太后诏令:凡边墙有变,赵王可自主调用燕、代、赵三国之兵应敌,不必奏请。”

  似是无喜无悲的道出此言,天子启背对着周仁的身影,却是在眨眼间多出了一股莫名的萧瑟。

  “对此,丞相是什么看法?”

  至于原因……

  在匈奴人来犯时,这个特权,保证了戍边三王可以迅速做出应对,而不是先把消息送到长安,然后苦苦等待朝堂的指令。

  但若是赵王居心叵测,那这个特权,便将是这人世间最猛烈不过的催命符。

  是长安朝堂在先帝,以及当今天子启的授意上,一点一点支撑着梁国,强大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齐系、淮南系各有一家没反——与其说这是国有忠臣,倒不如说是齐系、淮南系,知道不能冒亡国灭种的风险,这才各自留了一家藩王作为火种。”

  如何处理梁国,关键不在难度。

  “太祖高皇帝临终之际,将周昌任命为赵国相,并留诏:边墙有变,赵国相可自主召集燕、代、赵三国之兵,先行应敌,而后补奏长安。”

  “赵王存有异心,则燕、代必乱。”

  而汉家的赵王‘多不得善终’,则是因为战时自主调用戍边三王的权力,实在很难让长安城的汉天子,对这个远在关外的远房亲戚放心。

  “至于这兵马,是会被赵王带去北上抵御外敌,还是南下汇合刘濞、刘戊的吴楚联军……”

  以及,镇守关中门户的梁国。

  北方戍边三王,燕王刘嘉垂垂老矣,又因太宗皇帝归燕国宗祠于自家,而历来忠于太宗皇帝这一脉;

  代王刘登,更直接就是当今天子启的异母弟:代孝王刘参的儿子,本身就是太宗皇帝这一脉的人。

  ——汉家的赵王,天然具备对戍边三王:燕、代、赵的战时指挥权。

  虽然情况很不乐观,但也还是有六家——超过三分之一的诸侯决定做‘忠臣’,情况似乎也没有差到哪里去;

  这,便是赵国明明不与草原接壤,却能成为边墙安稳决定性因素的原因。

  后世人常说:汉家的赵王有毒,赵地风水不好;

  “赵王联络匈奴人,当会是和匈奴人约定:由匈奴人佯攻边墙,使得赵王可以借机调用戍边三王兵马。”

  “就连先帝,都碍于匈奴人的兵峰,而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