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8章 盖棺定论_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8章盖棺定论

  和表叔窦婴通过气,刘荣便也没在荥阳多做停留。

  ——停个一两天,还能说成是皇长子回京路上,在荥阳临时休整,顺便跟表叔打声招呼;

  停的久了,可就要让刘荣,牵扯进窦婴即将要做的事里了。

  从荥阳走的着急,回长安的路上,刘荣却是不紧不慢。

  来到河东,走一走看一看;

  到了河内,停一停转一转。

  磨磨蹭蹭过了函谷,重新踏足关中大地,刘荣一行四百多号人,更是一路游山玩水,好似完全没有急于回朝复命的认知。

  对外,刘荣自然是以‘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没怎么出过长安’为由,为自己一路磨蹭做出了解释。

  ——我都在长安待了小半辈子了,好不容易有机会出长安,还不能享受享受了?

  于是,朝野内外,便也就此默认了‘皇长子玩性大发’,舍不得太快回长安的想法。

  “封七王,反六王!”

  “至于城阳王,既然是忠于宗庙、社稷的忠良,便也移封到更大、更好的诸侯国吧。”

  齐系、淮南系,是小而多的繁杂;

  而剩下的吴、楚、赵,却是大而重的要点。

  固尔,即便是已经向天子启一次性上三封奏疏、请乞骸骨的老丞相申屠嘉,也还是出现在了这场朝议之上。

  但天子启却知道:刘荣,这是特地在为自己留时间。

  端坐于未央宫温室殿上首的御榻之上,天子启如是一语,便将目光从殿内百官公卿身上扫过。

  “齐系七王中,济南、淄川、胶东、胶西四王举兵谋乱,这是不争的事实。”

  “请陛下除胶东、胶西、济南、济北、淄川、城阳、齐国——这七国宗庙,乃告天下人:如此忘恩负义之辈,不配再做我汉家的宗亲诸侯,更不配保有社稷、香火!”

  就更别提手持那卷重达十来斤的长简,对天子启,以及在场的整个长安朝堂,就吴楚之乱做总结汇报了。

  说白了:天子启已经达成自己的目的,让参与这场叛乱的贼子,享受到了长安朝堂‘深入多杀为要’的深切关怀。

  “——汉二十七年,吕太后驾崩,太宗孝文皇帝自代地入继大统。”

  “我汉家自太宗孝文皇帝始,也同样有将相不辱,许公卿二千石自留体面的惯例。”

  针对这三家,朝堂争执了许久,才终于由天子启强势拍板。

  “如此,齐系七王,举兵反叛的四王咎由自取,济北、城阳移封——纵是嫡脉:齐国得保宗社,也不用再担心日后,齐地会再次出现‘悼惠诸子合兵谋乱’的问题。”

  “故:丞相故安侯申屠嘉,顿首百拜!”

  “城阳更是齐系七王中,唯一一个从始至终都忠于宗庙、社稷,始终不愿从贼的忠臣。”

  “丞相所言虽有理,却是有些过犹不及了。”

  但总有细心的人发现:申屠嘉虽然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