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6章 再薅要秃了_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6章再薅要秃了

  这话说的可太有道理了。

  做家长的在否定孩子之前,得先让孩子去尝试一下。

  亲身经历、体验了,才会对自己有一个可观又清晰的认知,从而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连尝试的机会都不给,却直接否定按照自己的人生经验以一副我是为你好的心态,将孩子圈在舒适圈。

  这对孩子来说不公平。

  造成的结果无非是三种。

  一:习惯了乖巧的孩子,人生基本上一眼能看到头。

  二:叛逆的孩子会反抗,从而和家人关系闹僵,最后撞得头破血流,归来一事无成。

  三:叛逆又偏激喜欢一条道走到黑的的孩子,出走再无归来的可能。

  江星星这个情况,目前还没到这个程度。

  但继续高压反对下去,未来如何是真的不好说。

  看着面前眼神充斥着不满和浓浓怨念的少女,易迟迟深深吸了口气,柔声道,“你和你爸爸认真谈过吗?”

  “……没有。”

  没办法谈,她脾气不好,老爹的脾气也没好到哪里去。

  身居高位说一不二习惯了,在家也是这一套。

  回想起了老爹的相处,江星星苦笑道,“我小的时候对父亲没什么印象,等我有印象了,他忙工作忙这忙那,回家的时间还是少。”

  “可能是因为发号施令习惯了,难得在家一次对我和我妈的态度跟对待他的兵似的,经常把我妈训哭……”

  她吸了吸鼻子,语气染上了哽咽,“我最开始不敢吭声,只敢躲在一旁,直到我四年级的时候,他跟我妈吵架说急眼砸了碗,我妈吓得浑身一个哆嗦,那一刻我脑子一热,就冲了过去和他对上了……”

  叹了口气,她搓搓脸一副无奈的样子,“后来我和他见一次吵一次,就算一开始说话说的好好的,后面也能吵起来。”

  易迟迟对此表示了解,却没办法做出准确的评价。

  连开解都难,因为没办法感同身受。

  真开解了,也没什么用。

  这个年代这样的事不少,特别是江星星的情况并不是特例。

  而是大部分军娃都会面临的现状。

  好比原生世界她的三堂哥,因为二伯参军还驻扎在边疆的原因,导致家人没办法随军,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

  去探亲一次比她从祖国的最北边跑到祖国的最南边,来探闻时的亲还要难。

  因为边疆那边的交通状况还要差,直到发达的后世,想过去一趟都要飞机、火车、汽车的一路倒腾。

  能把人折腾死。

  所以,三堂哥他们小时候对父亲也没印象,还干过把大伯和她老爹当成父亲的事。

  直到二伯升职离开了边疆,二伯母他们终于随军过去,一家子才算真正的团聚。

  但多年的隔阂在这里,直到她离开那个世界时,她哥和二伯还僵着呢。

  所以,江星星和江师长的关系闹成这样,是真的不奇怪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