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5章 千佛寺中有女菩萨_极品大家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首诗也能当七首用吗?

  黄婉秋心里想着,同时也有些惊讶。

  一首诗写进这么多桃花也非易事。

  到底写出七首桃花诗更厉害,还是他一首诗里面装七朵桃花厉害?

  最后一题让考生写七首桃花诗也不是一定要写七首。

  主要是用来判断童生的天赋,但从诗作的质量和数量双重衡量。

  桃花诗最是常见,但要童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的写出来七首,显然不可能。

  就算是在场的考官和有名的才子,要写满七首也不多。

  所以,林晚节写一首也不算太大问题。

  黄婉秋看着一会儿,目光往上,她更关心的还是先前的第三题。

  希望林晚节能有所改变,如果照先前的诗文描述的下去,这场童生试恐怕很难通过。

  黄婉秋只是扫了一眼,眉眼间有了点儿失望。

  还是先前那样。

  唯独最后一句有些变化。

  黄婉秋还是念了出来:“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

  “飞入芦花皆不见……”

  黄婉秋愣了一下,下意识重复了最后一句。

  “飞入芦花皆不见!”

  黄婉秋眼睛一亮,有种慧眼识金的惊喜感。

  原以为前三句一出,就注定了作者不通诗文的评判,毕竟这前三句太随意,太简陋,根本不是诗句。

  没有想到最后一句能化腐朽为神奇,竟将一首不堪入目的作品改变得有了灵性,甚至有了一点儿回味。

  因为最后一句诗整首诗改变案例从未有过。

  黄婉秋喜欢这样的诗词结构,巧妙之中给人意外之喜。

  而且能有如此奇巧构思的诗人,实在是过于少了。

  黄婉秋觉得,如今文人吟诗作词过于刻板,过于严肃,少了些惬意和随性,正如林晚节所作,只看前三句诗的人估计都会心生轻视,只有看过最后一句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诗作的奥妙。

  就此水平,已经超越童生太多,甚至很多秀才也做不到他这样。

  相反,黄婉秋还有些自责,如果不是对人家有些轻视,就不该在看到前三句之后妄加判断,现在被对方最后一句诗给打脸了。

  “晚秋,你在看什么?”

  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

  来者是一位老先生,黄婉秋见之恭敬地行了一礼:“欧阳先生。”

  欧阳先生乃大夏文学界的泰斗之一,声名远播,学生遍布天下,美名流传天下,有着相当高的文坛地位。

  这次也是童生试的主审,半年后也会是院试的主审。

  同样也是扬州第一才女黄婉秋的先生。

  欧阳恒的非凡之处就在于敢与破陈出新,非但力推科举,还敢收女子为正式弟子,处处都彰显着与众不同。

  当然,如此破旧立新也会遭人嫉恨,至少在许多士族眼中,这位爱搞事的老先生不怎么受待见。

  而且欧阳恒的弟子中寒门居多。

  在欧阳恒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