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84 章 四十二章(下)_乡村教师马大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他们会说你组织学生们采蘑菇是为了替朱逸群多收山货。”

  “这……”

  “我跟你不一样,我是孤身一人,现在国家又给了我正式的编制,你是民办教师,整个家族又都在村里,我不怕人说也不怕得罪人,你自己要好好考虑。”

  “我……”

  “要不要回家问问你对象?”

  这句话里带着戏谑也带着挑衅,大丽当时就觉得血直往头上涌,“不用,这事儿我自己做主了。”

  在学校里这么斩钉截铁地说了,回到家里又觉得有点心虚。

  以致于吃饭的时候都不像之前吃得那么香了。

  “咋地了?”朱逸群给她夹了一筷子豆角。

  “我今天好像冲动了。”大丽把决定强制带学生们勤工俭学的事儿说了。

  “这事啊。”朱逸群倒是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他们又不傻,笔和本多少钱,蘑菇多少钱他们心里有数,哪次咱们不是又搭人工又搭钱的,要我说你也不用组织学生去采蘑菇,像是尚老师说的,但凡有一个学生摔了卡了家长都得说怪话。”

  别看现在养孩子粗拉,在自己家人跟前波棱盖卡得见骨头了,家长都不能说啥,在学校摔坏了,家长就有话说了。

  虽说不能要医药费啥的吧,说两句怪话是肯定的了。

  “你啥意思啊?”

  “让学生们自己采去,采完了到咱家拿蘑菇换本,一斤蘑菇一个本或一个笔。”

  蘑菇水得很,像现在这个时候蘑菇厚,随便拎个筐上山里逛一圈儿就能捡一大筐回来。

  “现在蘑菇收购价多少钱啊?”

  “外面收山货的能给两分钱一斤就不错了。”蘑菇大批量上市的时候,可以说是贱如泥土,收山货的到县城或市里少量出货,大批量的在家里晾晒,到了冬天卖高价。

  村民也知道收山货的坑人,可是把蘑菇拉到县城一是需要起大早,二是交通工具少,三是不一定能卖得出去,蘑菇一天卖不出去,在筐里闷着就黑了,只能扔掉。

  自己晾晒得看天,好天气一天就能干差不多了,不好的天气蘑菇会变黑,放屋里一样会变黑。

  这方面来讲蘑菇还不如自己家的豆角、茄子呢。

  这也是为什么收山货的给得价低,他们自己也要承担风险。

  朱逸群去年只收干山货不收鲜的,今年同意用鲜蘑菇换本笔,表面上看起来是用“等价交换”,实际上自己承担了风险。

  大丽第二天在学校说了两件事,一是学校组织“勤工俭学”不强制,自愿参加,上山采蘑菇,二是学生们可以直接拿蘑菇到老师家里换本和笔这样的学习用品。

  参加第一项的明天早晨四点半到学校集合,参加第二项的不限时间。

  到了第二天,全班有一多半的学生来了,他们自己也知道没本没笔受憋,回家一说要钱买学习用品家长就免不了要骂他们一顿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