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0 章 第十章(下)_乡村教师马大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六叔,你干啥去啊?”

  “啊,送孩子上学,孩子他四舅,你干啥去啊?”

  “送孩子上学。”

  12月13日,靠山屯亘古未有之景,百年未遇之奇谈,全村送孩子上学!

  有自己家孩子上学的两夫妻带着大孩子小孩子一起来送孩子上学,没有孩子上学的“借”着各种理由跟着“送”孩子上学。

  村子里通往山神庙的那条上坡路,被家长挤得满满当当的。

  靠山屯地少,也不存在所谓的地主,朱家和马家两家人占着土地,却也架不住人口多,均乎均乎,当年分成分的时候连中农都差点儿一个都没评出来。

  公社下指标一定要评出一个富农来,当时的村长把帽子往桌上一摔,“没有就是没有!咋地,为了完成你们的指标我们还得把地再分一回?”

  公社的人再没敢吱声,靠山屯民风彪悍且团结,除了本朝之外,连倭人当年派下来的税官,都绕着靠山屯走,生怕还没到地方呢,就被打了冷枪,有去无回。

  村里没有地主、富农,当然也没有所谓的大院,全村唯一的青砖瓦房,唯一带细木工的窗户的,就是山神庙。

  山神庙在被当成小学之前,已经破败多年了,村里人多数不知道山神姓氏名谁,也不知道来历如何,只是有些赶山人,会打扫庙宇,简单祭祀。

  成为小学之后,大修小修不断,维持得颇像样子。

  今天成为一景,却是因为玻璃。

  朱逸群盖房子全弄成玻璃窗不奇怪,村里人想要盖房子娶媳妇的人家也暗自打算也要将自己家的窗户全变成玻璃窗,免得被新媳妇嘲笑。

  学校换玻璃?尚老师掏得钱?这事儿就有点大了。

  过去尚老师确实没少往孩子们身上搭钱,冬天的扣土豆,夏天的绿豆汤,作业本、卷子、书零零碎碎,哪年都搭不少。

  换玻璃这种大手笔却是第一回。

  第二景是朱逸群一个人去了公社,买了几卷子塑料布回来糊窗户。

  塑料布嘛,村里人不陌生,林场用这玩意儿用得早,村里也有人家学着用塑料布在开春的时候扣点小蘸酱菜。

  他们也听说过城里人用塑料布扣在玻璃窗上保暖,村里人却没有一家用的。

  如今村里的小学却成了蝎子粑粑独一份,能不去看看吗?

  当然了,最重要的原因是闲的!

  冬天真是太闲了,家里就那点儿活,白天天又短,除了一天两餐之外就是看小牌是娱乐,再不然就是东家串西家,西家串东家的唠嗑,屯子就么大,人家就这么多,唠来唠去的话题都唠完了。

  总算出了点儿新鲜事,可不是要全屯子出动吗?

  学生们进了教室,看见塑料布都想摸,家长正义的铁拳从天而降,“摸啥摸!摸坏了把你堵到上面去!”

  “你们尚老师多好!怕你们学习看不着,又给你们换玻璃窗又给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