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27 章 六十四章(上)_乡村教师马大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月到来之前,玉珍背着行囊踏上了求学之路,马宏波也重返了校园,他这次的目标很明确:考学!当干部!

  本来还有些热闹的马家,一下子空了。

  家里只剩下马占山和葛凤芝两口人,从热热闹闹的一大家子人,变成了冷冷清清的两口人。

  就算是马宏生把儿子送了回来让两人带,两人依然适应了一阵子才习惯。

  中秋节之前,朱逸群家的生猪又一次出栏了,这次马占山家的猪也跟着卖了,只留下了一头长得相对有些小,但健康的留着当年猪。

  大丽走进了“高年级”的课堂,教室还是那间教室,却多排了许多的桌椅。

  靠山屯最不缺的就是木头,尚老师跟马占山一沟通,就弄出许多上好的木料。

  这次出手的是位老师傅,带着徒弟花了半个多月把课桌椅做齐了,费用之前就讲清楚了,用木材抵。

  早好的松木打得课桌椅,没有刷油漆,而是涂上几层清漆,能清晰地看见木头的纹路,结实又耐用,木匠师傅表示用四十年没问题。

  在公社上过学的学生表示,公社没有这么好的课桌椅,他们的课桌好多都是坏的,坐得条凳更是连瘸腿的都有。

  开学第一天,先发书后收费,现在家家条件都比过去好了,孩子们的书费能收上来大半,收不上来的,记上帐,等卖了粮食家长多数都会还。

  大丽拿着本夹子告诉学生们怎么订本,学生们都已经是高年级的了,简单说一下就行。

  重点是

  “从四年级开始要订练习册,每本两毛。”

  有个学生举起了手,“老师,您说错了吧?我们在公社的时候练习册是每本五毛。”

  “咱们村小学用得练习册是找县里的印厂印的,便宜。”大丽不会说她选的练习册跟公社小学、县小学是一家印厂印的,两毛是印厂的出厂价,至于公社小学和县小学为什么统一定价五毛,那是他们的事。大丽不想跟学生们说。

  学生们思想都单纯,很轻易就接受了大丽的解释。

  “还有件事,现在你们是高年级了,有条件的同学最好买一本新华字典。”她拿出桌上的字典给他们看,“县城的书店就有卖的,这个老师没办法给你们印。”

  说完了这些,又说了些注意事项,大丽就给他们放学了,开学第一天实在没什么讲的。

  所谓的高年级课程大丽也很熟,学生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村里这些高年级的学生,只要家长稍微重视点学习的,寒暑假都会到村小学“补课”,尚老师有事的话,会抓大丽当壮丁替自己教他们。

  “四年级的同学写作业,六年级的同学默读课文,五年级的同学把课本拿出来。

  三个年级同时上学,有两个选项,一是四、五年级和一二三年级分上下午上学,每天上半天,六年级全天上学。

  二是全部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