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二堂姐的婚事_重生从成为三叔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沼气池,在北方就是一个样子工程,赚点工程费和国家补贴的玩意儿。

  为啥?

  一年十二个月,这玩意儿只能使用四个月左右,其他时间温度根本不够。

  还有维护费用,直接导致它成了一个鸡肋。

  沼气池可不是做好了就能永久使用了。要保证它的密封,几乎是两三年就要进行一次维护,加上沼液、沼渣的清理并不简单快捷,所以我们村曾经弄好的沼气池最后全部废弃。

  所以,这个时候杨小三断然不会把这个鸡肋拿出来的。

  那么,烧火做饭的事儿只能以后慢慢想办法,或者干脆顺其自然得了。

  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人多还干活就是硬道理。

  到了三月初,树坑还没挖完,西河沟子的养殖场砌墙工作基本完成了。这时候已经不需要这么多人留下绑泥和上盖儿了,所以刘书记只选留了十个人,其他人没有转战左坞镇,而是全部回家了。

  刘书记帮忙做了牵头线工作,且是无偿服务,但是还是遭到了赵兴邦和董宝顺的猜疑,可把老刘气的够呛。

  因为镇上给的待遇比我们村儿低了。

  当时董宝顺当着刘书记和赵兴邦的面儿就开启了埋怨模式,说什么他们都是贫农,什么卖的的是血汗,抽成等同于剥削等等。

  结果自然是他自己打脸了,但是他竟然能再次转弯硬怼赵兴邦。理由是他们左坞镇政府是剥削阶级,给的待遇比郭家峪一个工一天少了一分钱,口粮也不如按照承包活划算了。

  最后不仅刘书记发火了,赵兴邦当场就骂娘了,说啥也不用董宝顺他们了不说,还把刘书记也骂了一顿。

  农村永远干不完的活儿。

  树坑还没挖完呢,西河沟子的冰已经化了,改造烂泥滩肯定要趁着枯水季节弄了。

  杨小三则趁机会收走了所有泥鳅,连毛衣针粗细的都卖了。

  还有,二堂姐要出嫁了,杨小三居然突然有点儿舍不得了。

  这时候嫁娶也太简单了吧,简单的让杨小三有点儿接受不了。

  没有婚车。

  没有新被褥。

  没有鞭炮。

  杨小三最接受不了的是刘凤清家都没人来接。

  不是应该刘凤清赶着四套马车来风风光光的接吗?

  然后哥们儿不会为难死的他的。

  但是,什么都没有,跟杨占雷结婚一样,就是那么令人发指的简单。

  早起,二姐出嫁是不能由大伯和大妈送的,只能由叔叔伯伯送过去,而且多数都是叔叔送。

  家里,自然是由父亲送了。

  但是,这个亲爹居然说他怯场,每个人跟他去他怕震不住场。

  好吧,只能由国存大伯跟着去了。

  这时候也没有所谓的去时候是单数,回来要求双数啥的说法了。

  二堂姐换上了拍照的那套喜服,然后裹上军大衣,抱着一个小包,由父亲骑自行车驮着就出门儿了。

  杨小三不爽的嚷嚷道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