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0章 汪文言的初亮相_朕的大明朕做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0章汪文言的初亮相

  “不体面,太不体面了。”

  站在边上,看着正在搬砖的文官们,工部左侍郎王永光有些感叹的道。

  官场上,历来讲究个体面。

  什么叫体面呢,就是让你滚蛋,那也是荣誉退休。

  就以内阁首辅举例,就算是卷进了泰昌嘎了的红丸案中的方从哲,从朝堂上滚蛋的时候,也是加中极殿大学士,赏赐银币、蟒衣,遣人护送他回乡的。

  而大明历史上不体面的内阁辅臣,只有三个。

  第一个是嘉靖时的夏言,后两个都是崇祯干的,一个是薛国观,一个是周延儒。

  但却是吹了个寂寞,丝毫没有响声,弹起来声音也很是沉闷。

  皱着眉头看着工匠清理银币的表面,徐弘基有些不满。

  而现在,皇帝这恢复太祖的搬砖惩治手段,也是有些不体面。

  而此时,在众人眼光下的汪文言,则是伸手掩面。

  “至于吗?”

  闻言,徐弘基摇了摇头。

  皇帝让出权力给内阁,但这份能拿到这份权力的人,被紧紧限制在了翰林院。

  “臣学的是西夷之历法,邢云路刑学的则是我大明通行的《大统历》与《回回历》。”

  宝泉局对铸币流程严格保密,实行标准化流水线式生产方式,除了上层官员,下面的工匠都不知道具体流程。

  即便是铸铜钱,毛利也在五成以上。

  光是数学,或者说算术十经,就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海岛算经》、《缉古算经》、《五经算术》、《缀术》《周髀算经》等物。

  “都察院,六科,内阁。”

  闻言,徐弘基看着这个蠢货儿子,恨铁不成钢的到。

  很明显,他们做不到。

  “是!”

  “嗯。”

  “是汪文言吗?”

  其中的道理,就和有的落后国家连打火机都造不出来一样。

  科举五卷,最后一次的殿试卷。

  看着手中的银币,徐弘基可谓是百撕不得其解。

  这个惯例,是英宗后形成的。

  这是一种大明的独有的平衡。

  这和锃光瓦亮的大明官版银币相比,根本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属于一眼假的类型。

  “手放下来,遮着是个什么样啊。”

  无奈之下,汪文言却只能放下手,让众人将他看了个清楚。

  现在,那群言官被送去了搬砖,差不多就清空了科道两衙。

  两万块砖,这不知道得搬到猴年马月去了。

  但现在的大明可不是土木堡之变后,皇威受损的时候了。

  靠在椅子上思索了一会儿后,朱由校对身侧的太监道。

  将手中的奏本放下,朱由校看向李之藻道。

  哪玩意儿是兵仗局用来压制盔甲片的。

  “而且当年我们老祖辉祖公没能护住徐增寿,让其被建文所杀,其中的情谊早就消耗没了。”

  东林党的破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