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束展二字一命亡_六合大拳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牛皮带。

  按说这小小皮带,一顿遍开,但这不能顿,这不光是一条皮带,这两头牵着是孝信两道。

  实际三魁练得拳,还是心意六合为主,这心意六合最特别的就是鸡腿龙腰,龙腰先不说,这鸡腿就跟鸡的两条腿似的,是前后开,但比那还难,是两脚踩一线,前腿后腿弯套弯,两个腿一挤一蹬的,很难形容,反正就跟那鸡走路似的,那浑身的力落在脚底,顿地有声。

  再往门内讲,他与其他拳无趾抓地不同,他是五趾铺张,这一动作跟正常走路类似,舍弃了马步,其中道理就是求灵便求自然,这是大概,再细讲,那身子得调成一侧,就是这肩膀是拉开的一前一后,将身子挤成一个片,这是龙腰。就这动作,别说走两步,就站都很难站住。

  如果没见过,还真不可想想。说他靠什么站得稳,走的灵,就是那内在筋骨的变化与协调,说这么练图个什么?图个什么?就图那个变化与协调,所谓功力。

  所谓以长击短,以我之所长,压敌之不能,那还是得心应手,说着原理何在,咱可以这么想。

  一条枪,靠得不是多长多硬多尖利,而是身子那弹性,越柔韧越有弹性,极柔极刚,那就练出来了,将这枪盘在身上,猛然崩开,那力道得多大,而这一盘,又隐住的动势,打人不见形,而那动作,又是另辟蹊径,难以捉摸,莫说看不到,摸不到,就假设听劲练得好,身子一触,两手一搭,说能感觉到这变化,那也是进并七星,一进并进,根本遮拦不住。

  说这枪跟这身子什么关系?什么关系,夫子创拳,以枪化拳,将这枪盘在了身子里,那韧劲从何而来,就是这鸡腿龙腰,所谓束展二字一命亡。

  有的教师道,运柔成刚,极柔极刚,变化如水,大成神通。虽也是柔,但那是运化吞吐之柔,轻灵之巧柔,是黏糊劲儿,这不一样。所以此拳少年不能练,只有身子长成后方可着功夫。

  三魁自小练功扎实,而且也是经四爷亲手调教,所以这才一改便成,但正因此让三魁尝到了甜头,这才忘乎所以,不思进取。就停在了那初级的杀机外露的阶段,整体被功力捆得浑身难受,必须找地方发泄。

  四爷懂得这个,所以对他所作所为,也是张一眼瞄一目,并不严厉管束。

  再往深里说道理,袁四爷肯定不干了,袁三魁就更不干了,这也说多了。

  再看现场,三魁双手掸一掸胸襟,他想了,这皮带牵连,走不了大弓步,若走鸡步,那是毫无阻碍,但若是走大马步的话,那就撑不开膝盖了。

  三魁眼珠一转,用脚在地上磕蹭了几下,那地皮也被蹭出一道白弧线,三魁道:“二位,我尽地主之宜,敬二位一尺,看见这圈了没?我就站在圈内,不起高脚,只出一步打你,若我后脚出了这圈,就算我输,你若退避,我不追赶,保你性命。”

  三魁就是命令的口气,根本就不是商量,气势压人。

  那哥俩就笑了,呵呵呵呵呵,这小子果然有一套,欺负人欺负出经验来了。

  就这一个圈,就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与颜面,这么算,如果这小子一试不是对手,他只要卖个破绽一出圈,赶紧认输,那就不用打了,这算是大意,平手,还赚了讲信誉的好名声。

  如果这势均力敌,这小子就不出圈,那个小圈也够他闪躲了,那争执不下,也是平手。

  若这小子有点本事,把自己拉进去又摔出来,他不打了,说他不方便赶尽杀绝,放自己一条生路,死活再不比了,那又是自己输了。

  反正对方是让了自己了,怎么都有话说,所是一个圈把自己圈住,实际这小子是画了个大圈把对方圈住了,太狡猾了,长得就跟个狼似的。

  这冯振山想着,就决定下狠手,在圈内重创袁三魁。上一步道:“承让了。”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