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 人心苦得人心意_六合大拳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来的时候。

  太阳开始西偏,凤吟渴望清晨的到来,即使阴雨绵绵。

  他知道,自己真的出现幻觉了,自己已离家太远。

  边上掠过一座破烂的庙宇,已分辨不清是什么庙宇。

  凤吟想起二先生讲到,佛陀的庙宇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伽蓝。

  凤吟突然有种想进去一睹的yu望,只是身子太沉,精神也太沉。

  袁五爷将马靠过来。

  “给你说个庙的故事,跟老戴家二先生还有关呢。

  过去咱三郎庙有个老师,叫李政,李老师一脉是代代单传。

  他得了真传,尝到拳种滋味,一发难收,于是百练为精,千练为神,万练为灵。

  咱这门拳,难,累,但并不苦,可谓是痛快淋漓。

  李先生是随骡队走镖,一路不骑马,却踩最难的鸡步前行,

  竟然能往返折叠的游戏与马队之间,技艺精纯。

  露相时曾以一记单把打塌了半拉老庙,传出了名声就叫鸡腿先生半拉庙。

  因总是奔波过往赊店,又在戴先生家的车马店歇脚。

  赊旗,旧时为图守襄阳军事要塞,后借播、唐河远之优,赖官道通畅之便,成为北通汴洛之动脉,南达襄汉之津渡,东系闽越之喉塞,西连山陕之要道。南船北马,商贾云集,豫南巨镇,应运而生。四方陆路,车如流水;潘唐河道,船似游龙。

  咱们一路的拳,学艺不易,得艺不易,上了身就倍加珍惜,练法从不示人,即便视,也不知其意。

  但是机缘巧合,戴二先生的家传也是心意,后见过李先生使拳,高下立判,

  后与李先生试手,深为止折服乃心诚求技。

  怎奈李政先生死守规矩,只与清真寺拳众交往。

  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戴老先生打听清楚李先生生活起居,知其闯荡艰辛,

  家有老母却家徒四壁。

  悄然携款前往,大兴土木,历一载有半,厦方成。

  只说是李老师在外得了银子,但经商走动颇为忙碌,不便亲自回还,顾差小伙计前来,

  家人大悦。

  事后随多次拜遇李老师,却再无提及。

  这一年,李老师回家,突然发现旧宅不见,一座崭新的宅子占了原地,

  料有变故,心里大惊,为乡邻这是谁家。乡邻笑答,你家呀。

  后来知道真相,深为感动,又因戴龙帮先生的师傅曹先生是自己的叔伯师爷,遂传真学与戴氏。

  后戴氏继祖风,只见打人,不见练拳。

  这就是庙与庙想起来的故事,说给你听,也醒醒神儿。

  待回还时,路过晋中,带你去拜望戴老先生。”

  此时到现在也是佳话,后来戴先生也同样机缘,收得了李老能先生。

  但是赊店为南阳角子山捻军的补给线路,《清史稿》记载:“咸丰元年,泌阳土匪占据角子山,四年陈州捻匪起。安阳总兵邱联恩带兵围剿。

  晋商势力颇大,团结对外,发展为公会联合大行,世称为祭祀关公的单刀会,

  下属有自己的商团武装卫队,它们除处理商务活动以外,甚至协助地方政府,

  “巡查弹压,拘捕人犯”乱世之际,形势逼人,捻自威胁、破城而入,大难临头之时,

  过往冲突,戴氏在风口浪尖,其中细节一言难尽,后来戴氏也惨遭不测,待后文另说。

  自此师徒分离,因怕受牵连,故意疏远,谱中也无记载,正合了心意二字。

  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心意下功夫。

  直到现在也是个模糊的谜团,而这,正是这一门拳法,理法大道,门人真心相照的体现,

  也是此一门的魅力所在。

  “己心明来万法空,自有贤人规吾宗”。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