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0章 储君之争?一场政治分野罢了!(求_大秦国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0章储君之争?一场政治分野罢了!(求订阅)

  “臣马兴附议。”

  “臣张苍附议。”

  “臣”

  只是安静了稍许,殿内再度响起附议声。

  这些官员都是赞同立长公主扶苏为储君的,一时间,举殿似都在拥立长公子为储。

  然位列九卿的姚贾、杜赫等人都沉默不语。

  若是过去,他们同样会欣然赞成立扶苏为储,但上一次的事,扶苏的举措,让他们很失望,他们察觉得到,扶苏似根本就没理会过他们。

  这是姚贾、杜赫等人不喜的。

  眼见殿内越来越多朝臣建议立扶苏为储,姚贾渐渐坐不住了,他站起身,朝嬴政行了一礼,肃然道:“臣认为立储之事,事关天下长久,不能急于一时,更不能草率决定。”

  “长公子过去信人而奋士,臣对此也深以为然。”

  “但这大半年,长公子变化很大,跟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岂能再用过去的眼光去看待长公子?”

  “这不仅是对长公子的不尊重,更是对大秦长治久安的疏忽。”

  “臣认为不妥。”

  “今陛下君临天下,四海归一,绝三代之风习,湮昔日之封国,为的是建立一个千秋万世之帝国,储君为帝国日后的继承者,择选当慎之又慎。”

  “诚然。”

  “长公子过去涉猎诸般实事。”

  “如天下钱币改制,民众迁徙互补,人口登录,田税徭役等民生诸事,但长公子在这种天下大政中,真正主事的极少,就算有所参与,也大多浅藏辄止。”

  “而真正由长公子操行的只有‘官山海’。”

  “这是长公子一手所为。”

  “效果斐然。”

  “但长公子行事偏激,不仅逼得商贾铤而走险,更逼得齐地发生动荡,更为甚者,未经陛下恩准,便私下特许提升商贾地位,以至最终廷尉府一时不察,罪及整个廷尉府。”

  “前面有人言长公子有远见,臣实在不敢苟同。”

  “这次的‘官山海’之事,若非御史府、廷尉府、少府三府通力合作,各级官署同心协力,最终才安然解决,不然恐会危及整个关中。”

  “关中不稳。”

  “大秦又岂能安稳?”

  “长公子之政过于潦草急切,完全出于个人的私心,全然没有考虑到对帝国的影响,以及帝国的实际情况,如此不切实际的行政手段,实在令臣有些担虑,臣非是对长公子有意见,只是”

  “长公子这半年来的所为实在不能服人。”

  “储君乃帝国未来之基石,是万不能出现任性而为的情况的,长公子就目下的情况,实在令臣有些担心。”

  “臣为帝国长久考虑,长公子眼下都不适合。”

  “请陛下明察。”

  说完。

  姚贾恭敬一礼,重新坐回席上。

  话语落下,举殿侧目。

  姚贾的开口,出乎很多人意料,尤其前面长公子已隐隐‘众望所归’,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