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5章 惊天变故_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来回打转。

  “白马之盟”这般简短,约定的主要内容就是“非刘氏而不王”。

  刘邦或许没有在明面上针对这几位,并有说“已为王者可免”,实际上会没有影响吗?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必然不可能。

  只是影响的大小,难以估计,唯有留给时间来进行验证。

  此时陈洛端着杯子,低头饮酒。

  刘邦的想法,他大概可以猜出来。

  当今的大汉,三方势力最强。

  坐在高处,名义上掌控天下的皇帝。

  数量众多,立下赫赫功绩的彻侯们。

  镇守四方,封国辽阔广袤的诸侯王。

  皇帝名义上的权力最大,可他需要手底下有人替自己做事,不然成为了光杆司令后,名义上的权力是无法转化为实权的。

  何况他身居长安,难以体察到天下每一处的民情,更是容易被底下的人欺瞒。

  由功臣组成的彻侯群体,他们在四方监视诸侯的动向,他们在中央制衡着皇帝的行为。

  在大汉前十年里,他们可谓这天下最强的势力。

  只是随着地方彻侯与中央彻侯的逐渐分裂,甚至赵地和齐地的彻侯亦不会互相合作,他们的强势便一去不返。

  至于诸侯王,这些人并不起眼,几乎没有参与过朝堂上重要的决议,让大部分朝臣都会下意识地忽略他们的存在。

  一尊尊庞然大物,却隐藏在人们的记忆深处,不用心挖掘,他们就如同地底的古墓般,埋在那儿,悄无声息。

  难道这不是件恐怖的事情吗?

  在连郡并县的诸侯国内,那些诸侯王就是当地的“皇帝”,拥有着完善的官制、收税权、盐铁经营权……

  刘邦怎么可能不产生忧虑呢?

  哪怕十位彻侯谋反,只要这十位彻侯不是由陈洛、韩信等万户侯组成,那带来的危害远比一名诸侯王谋反小。

  大汉立国之初,没有什么底蕴的魏国造反,韩信都耗费了一两个月方才平定,士卒损失数千,吕泽因为那场战争重伤,次年冬日离世。

  经过十年,那些诸侯王的实力积累到了哪一步,除了他们自己外,谁都不清楚。

  那么“白马之盟”上的约定,就很好理解了。

  如今大汉三大势力,刘邦肯定不会愿意削弱皇帝的权力,而彻侯内部自己产生分化,对皇权的威胁渐渐降低。

  故而盘踞地方的诸侯王,哪怕悄无声息地蜷缩成一团,也免不了让刘邦对他们投去关注的目光。

  陈洛揉了揉下巴。

  自己捋顺一遍,就可以从中看出刘邦的态度了。

  直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他害怕会引起反弹。

  刘邦没有精力去处理一起诸侯王的叛乱事件,也不想在自己人生的最后留下这么一处污点。

  诸侯王问题,他可以选择让继位的刘盈处理。

  只是刘邦觉得自己的儿子一来没有那个魄力,二来没有那个能力。

  那些诸侯王全部是他的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