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1章 卿部宜当用兵_季汉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宛城距洛阳有八百里,赵俨所奏之疏,仅用了两日便送至曹叡手上。

  得览疏上内容,因心忧荆宛军事,曹叡遂召集朝中心腹文武议事。

  行宫内,曹叡心事重重,见众臣陆续到齐,便吩咐侍郎将抄录的奏疏分发下去。

  趁着众人了解战场形势的同时,曹叡说道:“诸葛亮出襄樊犯我,骠骑将军统兵御之,前将军率兵益之。今荆宛之局势,我军兵众于水贼,故诸葛亮率兵守之。”

  “据军报而言,诸葛亮所部夹潦水而立寨,断水建桥为二营之道。如能断桥,则可令水贼两军离散,继而我军逐一用武,将能分而破之。”

  “以前将军之见,可根据诸葛亮营垒布置,先击浮桥以断二营往来。如贼出兵救桥,我军可出精锐步骑击之。然骠骑将军患病军中,且有不同之见,其以为诸葛亮用兵谨慎,恐其中有诈,我军不宜轻易用兵。”

  “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曹叡揉着太阳穴,显得十分疲惫。

  在之前的方案部署中,司马懿与张郃合兵齐退诸葛亮。但令他所没想到二将竟在用兵上有不同意见,张郃遵循他的意见,主动用兵。而司马懿则以生病为借口,拒绝出兵进攻。

  众臣面面相觑,曹叡不好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他们也不好判断谁对谁错。

  司马孚出于相信自家兄长,说道:“禀陛下,骠骑将军久治荆宛,宜当信器之。当下不如暂缓向诸葛亮用兵,让前将军率兵向东,与豫州刺史满宠联手,击败贼将庞统,而后连同孙车骑,先退霍峻。”

  “国之大事岂能轻易变动!”

  辛毗开口反驳,说道:“旧时陛下有言,先破诸葛亮,再退霍峻。今大战在即,岂能不遵旧令来回退让。如让前将军率兵奔波至汝南,而那田豫州又言庞统不可击,不知欲让张将军再往何方?”

  辛毗与张郃同算是河北降人,盖有些情谊,当下决意为张郃说些话。

  当然,在辛毗眼里司马懿临时更改计策,让张郃先去支援满宠也非常离谱。如果让张郃千辛万苦至汝南,满宠又说打不了庞统,张郃岂不又白走一趟。

  “陛下,骠骑将军之言不失为上策!”

  杨暨沉吟少许,说道:“水贼兵出淮泗、江汉,其犹如蟹之两钳,钳制河南之兵。我军如能集精锐下击庞统,则可断霍峻之羽翼。”

  “如能击破庞统,彼时中原形势扭转,张将军将能率兵东进,或是西向江汉,凌晨则能斩断贼之重钳,大破其兵,以解今下水贼攻势!”

  杨暨,字休先,河南荥阳人,父为骁骑将军杨恪。因有军略之才,被曹叡拔为近臣。

  “杨侍郎为儒生,焉知兵事!”

  卫臻说道:“大战在即,岂能轻变大计?殊不知庞统所部为偏军,其本为庇佑江淮之军。今如让张郃将军率兵东进,庞统闻讯而退,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