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9章 撰表出师_季汉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念头,即若不将霍氏封出去,其围绕在霍氏周围的政治集团在未来数十年之间,多半难以消失,且会一直影响汉室。

  若将霍氏封出去,其附属的政治利益集团要么随之东迁,要么被他所用。届时南汉朝中虽有大量军功集团,但总体而言,却在可控范围之内。

  显然陛下虽年幼,但却非外人看起来那么单纯,如不好权力,礼遇老臣之类。其之所以不触碰权力,将朝中之事交于他与霍峻,皆因陛下有自知之明。

  陛下掌握权力,不说能否一统天下,光为了得到权力,恐怕就会与老臣展开争夺。当下之形势,他让能臣志士为汉室冲锋陷阵,而后利用政治手段,便可以得到相对干净的朝政,不可不谓有聪慧。

  陛下年纪尚轻,若经他这般操作,不能说让汉室走上鼎盛,但却能让南汉迅速稳固下来,不至于二代而亡!

  念及于此,诸葛亮想了想自家人,微叹了声。霍峻有他当退路,而他虽与刘禅交好,他也必须为日后退休而考虑。

  忽然间,凉风夜袭而来,诸葛亮打了哆嗦,将思绪拉回现实。

  “出师表?”

  诸葛亮踱步而思,低吟说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二分,南土强盛,逆魏倾衰,此诚北复中原之时也。……”

  盖有了写作之思路,诸葛亮转身回屋,在橘红色灯光下,坐榻持笔而书写。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今台部之六尚书,秘书之诸侍臣,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耕渔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然先帝落难至檀溪,不以臣卑鄙,三拜臣于江上,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后征江东,受任于平寇之际……”

  “先帝知大司马韬略,晓臣之谨慎,故临崩寄大司马与臣之大事。受命以来,逆魏望淮,西土骚乱,故大司马提兵北击,大破曹丕,旋取寿春;臣五月西行,安抚巴蜀,深入不毛……”

  诸葛亮洋洋洒洒近千字,其字词虽简略直白,但又情真意切,诉说着诸葛亮为汉室效力至今之事,凡读表之人皆能从中感受到诸葛亮殷殷嘱托之语。

  若说与历史上有何不同,因汉之国力不同,蜀汉夷陵惨败之后,诸葛亮力挽狂澜,经休养生息多年,方能出兵北伐陇右;当下之形势,经多次对战,大汉北伐形势乐观,而曹魏处于衰退期。

  故形势之不同,汉盛而魏衰之际,诸葛亮在表中透露出更多积极之信号,以及诸葛亮对北伐中原前景的乐观。且因刘禅聪慧,诸葛亮在表中更是提点刘禅多听良言。

  《出师表》一气呵成,诸葛亮为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