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9章 铸炮_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9章铸炮

  张宗艺在赵俊的协助下对当初军器局的匠人进行了审问,然而这些人本来就没看清楚,他们就只记住了李伟最后喊的那句话,一口咬定是徐勇刺杀在前。

  张宗艺审了好几天也没审出别的来,而且因为有韩宜可代表都察院监督,也不许他用刑,最张只能无奈的草草结束了这个案件。

  李伟官复原职,回到了工部侍郎的位置上,并且有驸马的身份加持,地位更胜从前。

  当李伟回到工部衙门的时候,孙建这个曾经因左右脚先进门挨了两顿打的下属不由得暗自庆幸,幸好他没有因为李伟被贬就找茬报复,甚至过年的时候还送了拜贴。

  李伟回来之后,立刻就对所属的各个衙门进行了调整,军器局自不必说,徐勇死了,鲁提自然又被提拔成了正使,然后其他的管事也都换了一批,当初带头叫好的他都给提了上来。

  其他的皮作局、陶窑厂,也都换上了自己信得过的人。

  朱元璋默许了他的这些举动,就等着他拿出成绩来。

  李伟打算先铸炮,现在大明的火炮还处于起步阶段,实战性能极差,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稍微改进一下就足够交代了。

  现在军器局用的是泥模法铸炮,在水力膛床出现之前,这种办法一直持续了数百年,虽然清末出现了铁模法,但是那样做出来的炮由于铁模冷却太快,做出来的都是白口铁,碳含量高性脆,容易炸膛。

  与其费那个劲研究这玩意,不如好好研究下膛床呢,反正现在钢都有了。

  水力膛床虽然暂时做不出来,但只要把铸炮材料换成钢质的,再改善一下炮身结构,就足以用泥模法做出性能领先很多的优质火炮来!

  李伟直接设计了两种简单的火炮,一是类似于佛郎机那种把大炮分成两部分,一个炮管配三个子炮,虽然射程仅有一两里,但是射速快。

  另一种就是比较传统的前装滑膛炮了,不过加长了炮管优化了结构,射程应该能打个三四里。

  最重要的是李伟为这两种炮都加装了瞄具和可调角度的炮架,这样以后大炮的精准度就大大提升了,不像现在的那些笨重的大炮,只能瞎打。

  而且炮架用的轮子加上简单的轴承,大大减轻了行军负担。

  除了这两个,还有一种简单的迫击炮,这东西很简单,炮管加支架就行了,不过由于没有起爆药,还是得靠点火引信,使用起来稍微麻烦点,威力也不能跟飞雷炮比,但是飞雷炮毕竟不是常规武器,用起来太危险了,正常还是得用这种迫击炮。

  回到军器局,李伟召集了数百比较可靠的工匠,组建了新的铸炮厂,然后将这三种不同的火炮交给他们来研究制造。

  陶窑场那边李伟也让他们开始生产玻璃了,这东西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后研究化学还得用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