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4章 张家的罪证?_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多时候很多事上,连李阳都要依靠张家的辅佐,才能把政事办好。

  虽然不至于出现让子弹飞里面的名场面,连审讯都要去讲茶大堂,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巧立名目,拉拢豪绅,缴税捐款’事成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但是有一说一,古代的税收其实是很麻烦也很复杂的,还真要由当地士绅帮着官府来征收。

  以至于许多士绅虽然没有官职在身,但是也有很多繁杂的名头在身。

  像是力役、杂役,军役出自军户籍,不在其列。

  尤其是如果谁家摊上了运粮任务的漕粮官,那真是有可能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

  这里所指的不是军中的运粮官,不是从国家粮库运往前线或者兵营。

  这里是指从地方往国库运粮,乃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不但一路上的耗费需要运粮官自掏腰包,如果误了时辰,据说在秦朝乃是死罪。

  所以古代世家与士绅还是很有地位的。

  其实明朝还差了许多,若是放在宋朝乃至唐朝,那些世家甚至不把皇权放在眼里。

  李世民不就在百家姓上吃了闷亏。

  哪怕是唐太宗,最后也只能选择妥协。

  早在隋朝就出现了科举制度,也是杨广要跟世家掰掰手腕子的目的。

  可到了李唐,还是不得已保留了恩荫制度,也就是所谓的推举制度,让世家继续把持着统治阶级中的地位。

  扯远了。

  不多时,朱楩一行人也就来到了张家的院子了。

  张家特意腾出了一个大庄园,里外有着足足四进的规模。

  所谓四进,是指最外围有一圈院墙,进了正门之后有个小院,且有一排门事房。

  之后再进一个门,才是正院,有东西厢房和待客的正厅。

  第三道门也就是第三进院子则是后院,也是主人和女眷的生活区域。

  第四进也就是最后一道院子,一般是后花园,以及让婢女休息的地方,和一些马肆。

  整个院子很大,连一百多号人,乃至一百多匹马都能容纳进去。

  主要是朱楩他们没有带着多余的女眷,整个队伍里就只有徐妙锦和汤欣两个女孩儿,所以第四进的院子只需要放马就好了。

  至于近卫们则是在第一进的门事房,还有第二进的院子住下就好了。

  如果换做是一般寻常人家的千金小姐,这样当然多有不便。

  可汤欣与徐妙锦都不是讲究这些细节的女孩子,甚至在她们的行李中,都还偷偷带着两身盔甲行头呢,连她们擅长的兵器也都带着呢,尤其是徐妙锦的那杆长枪,一眼就看到了。

  既然要去沿着海岸线巡查,就有可能遇到倭寇,她们可不打算错失良机。

  第三进的后院中,朱楩坐在院子内,整个后院只有他一个男人和两个女孩子,虽然清净,但总觉得有点不自然。

  也许是因为知道这是住在别人家的原因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