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4章 想跑?门儿也没有_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壤不说,近期还有些摩擦。

  至于西边自然是指新疆和西藏,现在可还不属于大明的版图。

  “攘外先安内,说这句话的人我不喜欢,但是这句话还算有点道理。儿臣以为,是时候彻底解决这种隐患了。”

  “所以儿臣打算,先在云南施行改土归流政策,撤裁所有土司官的存在,改由朝廷派遣官员。毕竟咱们汉人那么多,又有那么多有学识的人却没有出头之日。大不了您再迁徙一百万人过去嘛。”

  朱楩说的轻描淡写。

  朱元璋却差点没直接抽鞋底子甩他一脸。

  你说的简单,哪里想得到老子都被人骂成什么样了。

  还一百万?

  “除此之外,最主要的还是让土人归心,不要再设置土司了,土司拥有着绝对的自主权,那些土人只是跟随土司造反,他们不得不反啊。”

  “儿臣还打算开设学府,要让土人百姓和他们的孩子识汉字讲汉话,儿臣要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大明子民,而不是某个土司的农奴。”

  说过很多次土司制度的弊端和隐患了。

  如今的土司制度,其实就是欧洲中世纪的领主,虽然领主听国王的,可是领地内领民们是只听领主的。

  这就导致了,一旦爆发战争,国王需要先征集国内的大小领主们,再由领主们率领领民组建军队来打仗。

  可一旦领主的权力过大,就会和王权发生冲突。

  说白了诸侯就是这么回事。

  比如周幽王时期,诸侯的势力就已经远远大于周天子,于是周幽王几乎指派不动,更别提他还作死的烽火戏诸侯,就更完犊子了。

  朱楩不止一次怀疑,尤其是在胡渊那件事上,老朱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吗?怎么能那么干?

  哪怕再想钳制沐英,也不该如此啊。

  朱元璋深深的看着朱楩,知道这小子在避重就轻,不提他已经在云南境内,甚至是几乎全境都完成了改土归流。

  此时以这样的说法来看,就好似他在征求自己的同意,然后再去做似的。

  这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稍微改一下顺序,或者时间上的因果关系,就全然不同了。

  如果朱楩说出他已经做完那些事了,恐怕群臣又要跪地请求朱元璋削藩了吧?

  但是他现在这么一说,就连文官中,都有不少人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

  其实不止云南,事实上在这几年内,云贵川等地都有土司造反。

  连之前蓝玉和瞿能都是去镇压的。

  所以不止云南的土司,而是所有土司制度都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也许是时候整治一下了,”朱元璋说道。

  而他这平淡的一句话,却代表着无比可怕的血腥。

  可以预见到,那些土司是不可能轻易接受被撤裁的。

  “好了,今日早朝就到这里吧,咱也有些困乏了,有事就等到午朝再说吧,”朱元璋摆摆手,打算退朝了。

  文武百官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