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渔业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疍民被歧视或许有其他原因。但是捕鱼不赚钱,也是其中一项。

  首先,气候影响。在不能对海上气候进行准确预测之前,每一次出海都是赌命。出海贸易是这样,捕鱼也是这样。

  其次,技术问题。

  这技术上的问题,太多了。简直是一连串的问题。

  先说保存,鱼获没有冰冻的情况下,不过几日,就变成一堆臭鱼了。根本不能吃了。更不要说赚钱了。这就要求,这鱼获要及时的卖出去。这也让渔民不能去远洋。

  如此一来,捕鱼的范围其实并不大。

  再说,渔网的技术问题。

  很多人看到,一网数千斤,那都是近现代的事情。有了化学纤维做出渔网,才有这样的效果。在古代,渔网最好的材料是什么?是麻绳,与棉绳做出的网。

  且不说这种渔网的承重能力有多大。单单一项,那就是耐腐蚀性。这些渔网,是重要的生产工具,棉麻在古代也是稀缺的。泡在海水之中,不需要多长时间,就变成一堆烂绳头了。

  这是很多渔民不能承受的损失。

  于是乎,就有了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这样的话。这不是态度,或者偷懒不偷懒的。是一个很现实的成本问题。

  正因为这样的情况,所谓的远洋渔业根本不存在。

  这样的情况下,何夕想要用渔业增加食物供应量,也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

  何夕还是在有限的技术条件与现实之间,做出了一些调整。

  首先要感谢元末乱世。人口大面积减少,却成了野生动物的盛世。这也包括海中的鱼类。而且不要说,远洋捕鱼业,就是近海捕鱼的人都不多。渤海渔业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因为有很多河流流入渤海,各种浮游生物很多,号称百鱼之乡。

  当然了后世捕捞的快要绝种了,那是另外的事情。

  即便近海捕鱼,也是有一定的收获的。

  其次就是保存问题。

  那就关联到另外一个问题了,那就是辽东盐业的问题了。

  总之,辽东适合晒盐的区域相当不少,整个辽宁半岛西海岸大部,与东海岸一部都是可以的。不过,因为而今大明人口聚集地,大多在千山以西地区。所以,何夕大力发展的就是辽宁半岛西侧的海岸线。

  此刻已经开始产盐了。

  当然了数目不大。这一方面固然是盐场的问题,新技术,新人手,各种不熟练是有的。更多是自然条件不一样。晒盐的效率,取决于太阳的日照强度。而今太阳已经不错了。但还是没有到盛夏时节。所以产量还没有到高峰期。

  不过,捕鱼业也是刚刚开始。两者相得益彰。

  也算不错。

  当然了,何夕也有一些远洋渔业的尝试,那就是捕鲸船。鲸鱼这东西在这个时代并不罕见,甚至何夕坐船出海的时候,也看见过几次鲸鱼浮上海面的情况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