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0章 历史推衍,主持抗鞑?_我有一本气运天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0章历史推衍,主持抗鞑?

  周柏意念一动,望气术圆满的进阶能力,便在气运天书上显化出来。

  进阶:可通过消耗本源点,对事件发展进行推衍,本源点消耗越多,所见之景越清晰。(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未来每时每刻都在改变。)

  若真是以年为单位,推衍鞑靼和大炎王朝交战的未来发展,恐怕他这三百三十一点本源,还真不一定能翻出什么浪花。

  可关键是,周柏不是被征召的普通臣民,他是安北国国君,是天庭允许知晓此次征召战争内情的少数人。

  现在不是处于真正的位面世界,而是处于该位面还原的一个历史“幻境”中,在此的所作所为只是一个比试,并不会改变现实。

  如此战场,虽然也是周柏难以想象的大神通,却比逆转岁月,改变真实历史要更能理解些。

  既然是历史战场,那就是在这里的一切,就是发生过的事情。

  周柏并不需要把自己作为变数,加入推衍,他只需要看到历史进程。

  穿越历史,先知先觉,无疑一个最大的金手指。

  为了推衍无误,周柏先是闭目回想之前的历史,这些记忆天道倒是没有故意隐瞒。

  天灾连连,官员腐败,赋税沉重……

  内有各路起义军,外有日益强大,不停侵占关外领土的鞑靼王朝。

  国运气数日益衰减,大炎朝廷苦苦支撑而不得,鞑靼破关之日彻底崩盘。

  先帝守国门,京师破城之日,自缢而亡。

  然直系帝脉,或是被鞑靼截杀,或是被叛徒出卖,居然一个都没逃出来。

  在官军与农民义军在内斗频繁,正统不定的情况下,北方诸省被鞑靼铁骑逐个击破。

  南都官员好不容易寻到数位近支宗室,却因为派系不同,导致依旧争论不休。

  直至数位拥兵自重的藩镇,出面支持弘安,这才得以确立最后半壁江山的正统。

  但至此武人跋扈于南朝的隐患却是就此埋下,而且拖延太久,再想凝聚人心兵力抵抗,未免有些晚了。

  弘安于南都刚刚登基,鞑靼就分兵南下,他下令拥兵大帅抵抗,谁料根本没人听令,只知一味逃跑。

  鞑靼大军轻易扫荡江北各重镇,最后的中央主力崩灭,使得大炎王朝版图完全退至长江以南。

  这极大打击了弘安的威信,南方士绅百姓,对于弘安的能力充满怀疑。

  本来依靠长江天险,尚有可为,但架不住带路党太多。

  弘安元年三月,鞑靼收买长江水师中的叛徒,出其不意偷渡成功。

  弘安元年五月十六日,大炎王朝南都倾覆,弘安皇帝出逃。

  二十二日,弘安皇帝被擒,刚刚统一不到半年的南炎王朝四分五裂,从此再无统一的核心领导机构。

  残存宗室在地方实力派的拥护下,纷纷自立,先后有五六个王爷宣布监国。

  等鞑靼收拾南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