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4章 体制确立,功臣封赏_我有一本气运天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没有宦官,宣读君旨便是由他们代劳,按照分工,现在是赵昔出列。

  只见他从袖中拿出一卷黄色布帛,然后摊开,昂然念道:“君上有旨,国家体制当层次分明,政令通畅,特与诸位明谕……”

  “国朝中枢设内阁,总领国事,文武并举……设六部分掌全国政事,分别为吏部,有尚书(正四品)一人,左右侍郎(正五品)各一人,下设四个清吏司(文选、验封、稽勋、考功),每司各有郎中(正六品)一人,员外郎(从五品)一人,主事(正七品)一人等官。户部有……下设三郡清吏司,各司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礼部有尚书……下设四个清吏司(仪制、祀祭、主客、精膳)……兵部……下设四个清吏司(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刑部有尚书一人……工部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个清吏司(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各司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

  “地方分为郡县乡村四级,郡级正五品,县级正七品,乡级正九品,村级为无品吏级……另可特设行政特区,当前白沙洲行政特区为正六品,直属中枢管辖。”

  “明确玄衣卫、天涯阁等特殊机构……增设督察院、太医院、太仆寺、鸿胪寺、太常寺……”

  一番宏伟的体制方案拿出,除开前排少数知晓内情者,大都目瞪口呆,纷纷赞叹不已。

  严谨缜密,这是和大旭朝廷一样完整的体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也有人很是疑惑,六部尚书限制至四品,符合伯国之位格,但位格之下容纳太多也会超额,这套体制结构未免太过庞大。

  是很完善宏伟不错,他们也相信如此能达到更高的行政效率,使得国家大步前进。

  可初立的安北国,能有这般丰厚的气运支撑如此体制吗?

  殿中的两个“生面孔”,原大旭定州巡察御史薛清及原大旭北安郡郡守印慕,互相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的不解。

  现在提出的这套中枢、地方的体制,起码也要公侯甚至王国的级别,才能顺畅运行吧。

  按照他们的看法,安北国初立,其国运再强,也只能维持这套体制数月运转。

  机构太多,太过臃肿,体制收取的气运,远远弥补不了消耗的气运。

  不过两个在官场混迹半辈子的老狐狸,既然愿意接受周柏的求贤令,入安北国为官,那自然是研究过周柏。

  此君必然知道庞大体制背后的问题,他们需要多给一些信心,再次眼神交流,两人默契地没有任何额外举动。

  大殿中,考虑到如此深层次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官吏听到赵昔公布的体制架构,是兴奋激动的。

  位置越多,他们升官的机会越多不是。

  “臣等领命,君上英明!”

  第一封开国谕旨宣读完,赵昔并没有过多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