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7章 文道之昌,天魔考生_我有一本气运天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7章文道之昌,天魔考生

  无论何时何地,在外面维护自己家乡是游子的首要责任。

  那文官可能并没有歧视贬低的意思,但周柏还是认真回答道:“定州立起州鼎已有百年,文运积蓄至今同样是百年,这么长的时间,定州早已不是北狄之地。”

  “大人此次或可见证历史。定州文道之昌,当从我辈开始!”

  “我的意思是你何不养望几年,哎……”负责登记查验身份文书的官员看着周柏的履历,觉得可惜,就差把毛躁两字说出口。

  历史上“连中六元”进士及第者,还如周柏这样小的,屈指可数。

  特别是近几朝,气运体制越发稳固,文才气运缺一不可,更是一个“神童”也没出现。

  然而很快官员便想起什么,他刚才忽视了周柏之前掷地有声的几句,好熟悉。

  这话不是周柏的原创,而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是有典故可循的。

  现在繁盛无比,进士数量居于首位的江南诸州,在曾经也不过中原人眼中的南蛮之地。

  古代中原王朝以中域诸州为天下中心,称周边四方为夷(东)、蛮(南)、戎(西)、狄(北),普世思想就是除开中域没有好地方。

  即使当时江南开辟已有两朝六百余年,设官置署悉如中域,但所有中域人依然觉得那边是南蛮之地,非常人所能居。

  殊不知,在三朝更迭的过程中,常有乱世,无数人才乃至大儒南渡淮江,早已兴起另外的文脉。

  只是朝廷一直未曾向江南开放科举,是以文道气运一直未曾分流多少过去。

  一位江南本土的读书人范文,就此联合万民上书,这才获得平等的科举权力,于江南设置同样的各级考点。

  这一点让当时的中域读书人满是嘲讽,认为一些蛮子也想和他们同朝为官是异想天开,简直侮辱“读书人”这个词。

  然而,江南科举一开,天下文气顿时翻滚。

  县试、郡试、州试、乡试,每一级考试都能引动无数文气偏转江南。

  很多朝廷官员不敢相信,认为有蹊跷。

  直至会试报名时,为江南举子录名的官员还是瞧不起他们,说出了不少难听之言。

  江南举子们义愤填膺,于礼部门口静坐,围观者甚众,使得礼部尚书都被惊动,前来安抚处理。

  当着礼部尚书的面,范文说出了那句名传千古的话:“开江南文道之昌,自我辈起!”

  最后,江南第一届举子参加春闱,就有六人进士及第,包括范文。

  这一次就仿佛应了范文的话,从他那一代开始,江南人在科举一道的分量越来越重。

  时至今日,文运恐怕已有一半在江南之地,说文道昌盛一点也不过分。

  也或许是这样的先启之语,让范文得冥冥气运加身,成为正史明文记载的飞升大儒之一。

  甚至有小道消息传言,天庭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