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二十六章 区别_这个吞金兽不好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扶起来。

  所以穷和富,真的不是一开始就有分割的。

  有句话非常有启发性,因为这句话是摘自巴里施瓦茨的《选择的悖论》一书——就是说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一种缺乏选择的状态,大脑潜意识会慢慢认为做任何事都无法改变现状改变自身命运,于是会进入一种所谓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变得更为消极。

  而且即使情况改变,有机可乘时,也不去行动。这种情况严重时,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甚至会得抑郁症。

  所以最好要多做选择,因为当有很多选择时,自我掌控感非常强大,这样人可以长期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势,对身心健康很有好处。

  当然选择过多的时候又有三个问题,决策需要耗费更多精力,而且选择后犯错误的可能性更大,加上犯错误造成的心理挫折感更强。

  如果长期不做选择,大脑就会变得很消极。

  很多人说自己感觉自己快要得抑郁症了,其实可以反思下是不是自己平时几乎没什么事需要自己选择,完全是生活逼着你在往前走?

  这种状态下,时间长了确实会产生一种越来越严重的消极状态。

  这也是这些年富人和穷人之间最大的差别,绝大部分正常人似乎对生活有种认命感,觉得也就这样了,凑合着过吧,又不是不能过。

  当然了,越厉害的人可以做的事越多,越穷的人可以做的事越少,手里没资源,行动力自然就差,而且干什么都不顺利,会对信心打击特别大。

  基于这一点,实际上可以经营点自己的东西,可以是微博,可以是头条,甚至每天剪辑一些简易的小视频,当然也可以是更复杂的项目。

  当然有的人会深刻反思了下,然后就会发现自己什么长处都没有,只会玩游戏,然后开始直播玩游戏,并且上传一些游戏小技巧,比如《绝地求生》的压枪,P社游戏怎么上手,竟然有了一波关注,这就可以去做兼职UP主了。

  这种人就知道业余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了。

  有学者也曾一再强调,一个人要从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才能改变困境。

  因为生产的是大哥,消费的是贫者。

  如果一个人一直做消费者,玩别人的游戏,吃别人做的菜,而不是向生产端转进,那就会是贫者。

  如果一个人一直做消费者,玩别人的游戏,吃别人做的菜,而不是向生产端转进,那就会一直处在一个坑里,永远也别想翻身。

  所以得让别人消费你的东西。

  这里说的消费,不一定是花钱,现在花时间也是消费。

  只要你花了很多时间在别人的产品上,比如某款游戏,某款让你获得短暂的快乐却浪费时间的APP,也等于在别人那里贡献了价值。

  现在的一个决定可能对一个没什么资源和也没动手能力的穷人来说没什么用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