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两百一十八章 电影_这个吞金兽不好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似乎只能留给自己来欣赏,毫无艺术和社会价值。

  这就像是买个进入围城的门票嘛,而且电影圈其实很像婚姻圈,在外面的人哭着喊着要进去,在里面的人叫着喊着要出去,但真没有看见有人真的甩手不干了,毕竟不管项目赔钱不赔钱,这个行业整体的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

  大部分抱着进入围城的新人,势必要有一块敲门砖,砸进圈子往往都要去参与一些看起来注定要赔钱的买卖。

  谷/span新公司和一些跨行业性质的企业往往开始都要面临拍电影不赚钱的局面,这些也是目前已经走上正轨公司所经历过的。

  并不是这些人不想赚钱,能够拿得起拍电影钱的人,除了富二代之外,大多数富一代都是极具商业头脑的,但电影和传统商业环境还是巨大的差别。

  最为值得玩味的就是大笔资金的非法所得合法化,说白了,就是洗钱!

  其实洗钱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很多,通过电影项目洗钱并不比其他项目隐蔽,但仍然是目前最为主流的方式之一。

  但大多数洗钱的方式方法都会找寻项目本身流程复杂、圈子相对封闭、信息不对等且会出现大量盲点。

  所以拍电影恰好符合以上所有的需要,更何况电影投资目前门槛极低,项目也不会对占比过低的投资人公开所有细节,而且本身也是受到商业保密条款的限制。

  比起其他行业,电影洗钱并不容易,但拍电影洗钱,往往会掺杂其他目的,洗钱只不过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额外的渠道而已。

  还有就是这个圈子很会喊口号,就是喊一句跟他们成为电影界的乔布斯。

  当时的苹果公司提出更多要倾向于线上服务,他们也从单一的硬件软件提供商逐步向全平台发展,内地很多具备概念化的公司也同样嗅到了这个商机。

  如果说想BAT还是会基于本身用户和持有IP进行深度发展的能力,那么大部分仅仅持有概念的公司他们投资拍电影更像为公司缔造一个品牌概念。

  他们更多会用电影本身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来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想不想也成为乔布斯、想不想也成为马云,跟着我拍电影吧,毕竟乔布斯也是在家里车库创作了苹果公司,马云最初也不过是个推销员。”

  这就是他们的能耐。

  只不过他们开的不是电影公司,开的是艺人经纪公司。

  就比如说让你说说范爷从艺以来的代表作和印象深刻的电影作品?

  估计大部分观众只能记得“潘金莲”和早些年的《手机》,但范冰冰已经参与了大大小小几十部影视作品。

  很多投资者和影视公司拍电影的目的更多是为演员提升知名度,这种短期内刷片单在港片黄金时代屡被使用,但那是基于当时宝港电影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快捷的拍摄进度。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