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一十七章 老马的准备_这个吞金兽不好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

  “你吓唬他们干什么啊。”叶新晨这个时候也是进来了,正好是听到了王晓雪说的话,也是翻了翻白眼。

  “爸爸,我不要去打针。”叶欢欢看着叶新晨也是眼巴巴的说道。

  而叶关关也是紧跟着,“我不想去打针。”

  “不去不去,妈妈逗你们的。”叶新晨安慰道,不是叶新晨不想安慰,主要是毕竟孩子怎么可能不会生病的,万一生病了,他们不想去医院那怎么办?

  所以最好平常宣传的时候就说一下医院没有那么可怕是最好的,这样子他们对去医院就没有那么抗拒了。

  比如“打针会痛的,不过不会很痛,是所有小朋友都能忍受的感觉。”

  哪怕只是告诉了孩子打针的真实感觉,不会让孩子的恐惧感消失,而是给孩子做好“心理准备”——确定的感觉,能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安慰,帮助他们调整心态。

  这好比一个人在漆黑的房间里,突然摸到一个滑溜溜的东西却不知道什么,这时的内心恐惧感,会比这个人清楚看见一条蛇的恐惧感更强烈。

  相比起有真实的“心理准备”,虚假的哄骗会加大孩子内心对“未知”的恐惧,“爸爸妈妈告诉我打针不痛的,怎么我会那么痛?”孩子们因而会更加抗拒打针。

  有时网上也会有一些视频,比如一些幼儿园的小朋友集体接种时,聪明的老师会让最勇敢的孩子排在最前面,接着队伍中勇敢的孩子数量往往会增加。

  为什么?

  当后面的小朋友看到前面的小朋友勇敢地伸出胳膊给护士打针,打完后还冲后面的小朋友愉快地扮鬼脸,“从众效应”会让小朋友产生这样的感觉:“他打针没哭呢,应该是没怎么痛的”,“人家那么勇敢,我也应该勇敢”……

  当孩子表现得比上一次好,也别忘记称赞就是了。

  毕竟正如幼儿说在前面提及,恐惧是人天生的能力,目的是为了保存生命的延续。孩子在跟恐惧感抗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气和努力,当孩子表现得比上一次好,别忘记称赞孩子,肯定孩子的进步。

  因为鼓励就像雨露和阳光,能帮助孩子内心的勇敢小种子长得更好。

  某岛心理学家定藤规弘曾经说过,孩子受到称赞后,大脑的纹状体变得十分活跃,能激励孩子有更多的积极性。

  “那你能,你给他们把衣服赶紧穿起来了。”王晓雪也是撇了撇嘴,说道。

  叶新晨也是把欢欢和关关的衣服都拿了出来放在床上。

  然后先给欢欢穿了起来,毕竟是女娃子,先穿好点。

  不过,也不能让关关闲着啊,所以叶新晨也是道,“关关你给他穿上啊,他也不能忘啊。”

  “肯定的啊,你当我傻啊?”没想到王晓雪则是翻了一个白眼给叶新晨,仿佛再说给你一个眼神自己体会去吧。

  “中午吃啥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