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1章 荀子的尴尬地位【求月票!】_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谁敢说他是没本事呢?

  更何况,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朱棣还正值壮年,潜力巨大,而且身体极为健康,少说继续统治大明二十年不成问题,未来哪怕是成就“隆治唐宋、远迈汉唐”的伟业,也不是没有可能。

  因此,不管是从巩固皇位角度,还是从集权成就伟业的角度,朱棣都有充分的理由,来接受并推行荀子的理论。

  以圣王强化皇权!

  以天道论来废除天人感应!

  便如道衍之前刺激他的那句话一样,汉武帝能用董仲舒的理论,你朱棣想要做千古一帝,便不敢废这套理论?

  道衍不仅给他提供了更好的、更有利于皇权集权的理论,而且也完美地解决了天人感应对日心说与万有引力的天然阻碍。

  最重要的是,这些可都是你们儒家圣人荀子的理论啊!

  想到这里,朱棣忍不住抬头望向窗外。

  只见阳光灿烂,晴空万里,可谓是天朗气清,令人格外舒坦惬意。

  人就是这样,只要心情好了,看什么都是好的,哪怕是平常心情不好就要踩两脚的路边狗尾巴草,也会在此时显得格外娇羞。

  “圣王与百姓,荀子还有什么说法吗?”朱棣忽然想到。

  毕竟,刚才道衍只说了圣王的绝对权威,但还是那句老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是只是圣王拥有单方面的绝对权威,怎么想,怎么都不太合理吧。

  这就体现了,朱棣已经对“圣王”之说彻底心动了。

  道衍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之所以提出“圣王”之说,道衍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帮助朱棣巩固和加强皇权。

  道衍的第一个目的,是为日心说和万有引力从儒家经典里,找到可以自洽的逻辑。

  第二个目的,则是利用日心说和万有引力能证明天人感应理论是错误的,继而通过打击天人感应理论,来推翻程朱理学。

  第三个目的,才是顺道帮失去了天人感应的皇权找一个新的外衣。

  嗯,“圣王”之说,就是道衍找到的“皇帝的新衣”。

  面对朱棣的问题,道衍解释道。

  “《荀子·强国篇》曾言:礼义则修,分义则明,举错则时,爱利则形。如是,百姓贵之如帝,高之如天,亲之如父母,畏之如神明。故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威行,夫是之谓道德之威。”

  “《荀子·富国篇》亦曾言:治万变,材万物,养万民,兼制天下者,为莫若仁人之善也夫。故其知虑足以治之,其仁厚足以安之,其德音足以化之,得之则治,失之则乱。百姓诚赖其知也,故相率而为之劳苦以务佚之,以养其知也.故仁人在上,为之出死断亡而愉者,无它故焉。”

  朱棣闻言,神情微微一凛。

  他曾想过圣王究竟是会如何至高无上,然而却未曾想过,或者说未敢想过,在荀子的理论里,圣王只需要“治万变,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