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50章 老祖宗在天有灵_我只想安静的做个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这些骑兵乃是洪武皇帝亲自从全军挑选的骑士。”

  朱高煦望着前方的战兵眸子火热。

  朱元璋的子子孙孙都很有特色,人才辈出。

  朱棣似乎继承了朱元璋勇武,对于军事十分热衷,而朱高煦又继承了朱棣的勇武。

  “若有如此骑兵,只需一千,找准时机,可破敌万人。”

  朱高煦感叹道。

  他说的还有些保守,实际上当年在常遇春还活着的时候,他创下过用几百人冲击元军十几万人的壮举。

  所以常遇春给自己起了个绰号叫“常十万”,意思他一个人可以干十万敌军。

  当然,常遇春这种猛将可遇而不可求。

  当大规模的火器应用进入战场后,像是常遇春这种亲身阵前厮杀的猛将,日后也很难再见到。

  此时明军的火铳兵步兵也极强,洪武皇帝朱元璋对于火铳的制造严格把关,远不是中后期那种偷工减料可比,每个火铳兵的火铳几乎都是精良制作,和南京城城墙砖一样,刻有工匠名字,出了问题要充军发配,全家流放,因此武备在战场上禁得住恶战。

  这数百骑兵,皆佩戴着数杆火铳,马背上除了火铳还有盾牌,箭囊,还有这个时代的“火箭”,名叫窜天飞。

  朱允炆看到他们马背上居然还有这种原始的火箭,眼睛一亮,是啊,可以改良一下枪械啊。

  现如今虽说搞不出来比较跨时代的火铳,但是给火铳加装火帽,让火铳阴雨天也能用,再搞点定装弹药,并非难事。

  现如今的火铳改装燧发枪,还比较有难度,因为这需要一定时间去研究,好在现如今大明这方面人才也多。

  中国第一个火箭升空第一人“万户”,就是给大明洪武天子制作炸药的猛人,为了研发新式武器把自己绑在了大剂量火药装填的火箭风筝上……

  朱允炆又看了看这凤阳卫其他兵丁,多装备有火铳。

  不过他们腰间背着的火铳都比较老旧了,显然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换代。

  朱允炆寻思倒是可以让东厂的御用监先研究研究鸟枪。

  对,就是那种鸟枪换大炮的鸟枪,鸟枪射速快,射击准,比火铳管用,火铳在北方作战一旦遇到阴天下雨就变成了烧火棍,而鸟枪已经有燧发枪雏形,是先把铅弹压实在弹孔里,再点燃火绳击打火药射击出去。

  这种东西造价便宜,比燧发枪省钱,一定程度上也能用,不过遇到大规模快速骑兵部队就够呛,装填不及就得嗝屁。

  大明洪武初年北伐时,明军火器的运用已经十分广泛。

  大量的火铳,火炮,广泛应用到了针对北元蒙古的战场中,除了普通的单筒火铳,还有三眼火铳,五眼,六眼火铳,以及抬枪。

  他们在长期的和蒙古诸部战争中得出结论,鸟枪这类武器用处有限,而且火铳受限于射速和炸膛,便开始一味的追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