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十二节 新的义和团运动_穿越之大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书礼一回到南京,立即像蒋瑞元政府提出议案,要求向英荷两国抗议,对待中国侨民之不公。但是蒋政府怕引起外交纠纷,反而劝赵书礼息事宁人,不要声张。赵书礼长叹,难怪中国是如今这个样子,连战败国德国都在慢慢恢复地位,没有人敢欺负德国人,岂料我们这样的所谓战胜国却如此。

  但是南洋一行,实在是激愤难平,于是奋笔疾书,做一《我之南洋见闻》刊载于报端。

  立时民怨沸腾,学生罢课上街游行,商人高举抵制英荷货物的大旗,百姓云集响应。

  英荷两国当即想国府抗议,国府立即行动对发行《我之南洋见闻》的报纸予以处罚,并永久禁绝此文在报纸上刊登。

  赵书礼不忿,恰巧此时风云激荡,局势紧张,于是请辞回了塞北。

  此时绥远,察哈尔,热河三地,加上原属甘肃的宁夏,都已经建省。宁夏的建省提案是冯玉祥指示手下,在去年的军事编遣会议上提出的,同时青海也从甘肃分了出去,原本的甘肃省成了三个省,甘肃也成了一个狭长的奇怪地形。冯玉祥这么做很好理解,当时蒋瑞元正张罗着让各军阀裁军,冯将甘肃一分为三,这样可以将裁撤下来的军队安插到地方保安部队去,是为了保存实力。

  但是此时绥察热宁这四省被称为塞北四省,这个概念就值得一番探究了,历史上这些地方都在冯玉祥的控制之下,被合称也就没什么异味,但是此时分数冯赵两人管辖,有心人还提出这个概念难免就让人遐想,是否有阴谋在里面了。是冯提出的就是想吞并赵书礼的地盘,要是其他人提出来的,那么就有挑拨双方关系的嫌疑。

  赵书礼回到自己的根据地后,《我之南洋见闻》一文才得以在当地报纸上大肆刊载,同时又邀请众多跟随他一起到此访问的南洋华侨,也将自己在南洋遇到的不平事诉诸报端。这群华侨中好几个都是办报纸的,视察了赵书礼控制下的塞北各项制度后,觉得环境较英何殖民地更为宽松,于是当即决定到此建立分部。而同时他们本来就是笔杆子出身,写出的东西更加煽情,很快从南京开始的抵制英荷货物的运动在塞北蓬勃发展起来。

  英荷两国给南京政府施加压力,南京政府发电要求赵书礼制止事端,赵书礼根本不加理会,英荷两国直接给赵书礼施压,赵书礼提出几条要求:

  第一,两国在殖民地取消华人华侨的人头税

  第二,保证华商利益,不能随意盘剥(这是针对荷兰,在荷印殖民地,对当地华商敲诈勒索颇多,外交官顾维钧的岳丈黄某,每年缴纳三千万巨税,后来被迫迁居新加坡)

  第三,保护华工,三国成立专门的调查组,调查华工在矿场,种植园等地所遭受非人道待遇,并依法处理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