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百一十六节 火中取栗_穿越之大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8看书网^》~二百一十六节火中取栗

  日本人打的注意显然是趁着赵书礼这个强硬人物不在的时候想要在东北扩大利益,甚至是再次占领东北,这是火中取栗。

  第一个头痛的肯定是宋远,大多数人又把责任推给他了,让他决定塞北军是再次出击,还是自扫门前雪。按照宋远的性格,或许不会坐视不理,但是肯定要犹豫一阵子,错失良机那是轻的。因为局势不容许迟疑,东北军这次表现很好,坚决的回应了日本人的挑衅,可是他们战斗力却不怎么样,只能在保卫家乡的热情下勉力支持。而张学良真是一个病秧子,受此刺激他再次病倒了。所有的事情又一次推给了万福麟,不过他的军队倒是没有孬,尽管处于劣势单始终在沈阳跟日军戮战。

  日军发动了三万多军队,而沈阳有东北军的二十万人,双方能竟然打成了对攻僵持,不得不说这很有戏剧性,而且东北军竟然还感觉颇为吃力,不停的有将领请求增援。而万福麟不但调动了黑龙江的五万军队南下,也从关内抽调了五万军队,但关内仍旧留守的十万人是万万不敢动的,因为担心日军从天津海路发动攻击。

  黑龙江的部队倒是挺给力,很快的就拿下了吉林的日军,不过一个蹊跷就是,这场战争中英法的态度十分暧昧。在长春的英法联军,在日军顶不住后,他们接受了日军向他们的投降,收缴了日军的武器装备,然后把放下武器的士兵保护了起来,不接受东北军提出的把这些军人交给东北军的要求。

  英法对日本的偏袒非常明显,这估计也是为什么日本人敢于再次发起战争,恐怕他早已跟列强国谈妥了,东北在列强严重没准已经划归日本了。

  而总算是有人来支持中国,苏联在哈尔滨的三万军队开始进行演习,尽管没有实际行动,这已经算是难得支持了。起码可以让其他国家忌惮,而意大利模棱两可,他们表示在沈阳的事件非常遗憾,希望双方都克制,显然在坐地起价,日本人恐怕没有给他们出到预期的价格。

  张学良不管事了,万福麟三番四次请求塞北军出兵,起码在大庆驻扎的五万军队应该尽快南下,甚至把老将张作相派到了塞北地区催促。

  但是宋远总下不定决心。

  但是他下不定决心,有人能断事。

  他的老部下高凤举来找到了他。

  他对高凤举是十分有意见的,首先高凤举始终没有标明身份支持他,另外表面上由梁赞实际上是陈驰控制的第一军第三师正是他的手下。因为此时高凤举的身份已经定下来是第一军的军长了,是宋远提议,其他高级将领的附议后生效的。因此宋远认为高凤举起码欠他一个人情,可这家伙不但不支持自己,反而三番四次的劝自己谨慎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