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6章 李乾顺的选择_筑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顺还要面临另外一个问题:是改弦易辙汉化发展经济,还是继续母后国策穷兵黩武?

  原来,西夏自李元昊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着“蕃礼”与“汉礼”之争。李乾顺的母后梁氏掌权时,力主去汉化改党项旧俗,因此就要不断侵扰宋朝边境。

  最后证明这条路走不通!梁氏死后,到李乾顺主政,两条路线的斗争更加激烈。但最后还是想要活下去,想要富裕的人占了朝堂的大多数,主张汉化的御史中丞薛元礼上疏曰:

  “士人之行,莫大乎孝廉。经国之模,莫重于儒学。昔元魏开基,周齐继统,无不尊行儒教,崇尚诗书,盖西北之遗风不可以立教化也。”

  李乾顺也认为只有提倡汉学,才能挽救西夏面临的危机,于是大力提倡汉文化。在国内以汉学培养官员。此外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免赋税,西夏国势更见强盛。

  不过所谓的“强盛”也就那么回事了。无论怎么折腾,西夏地处内陆,经济上始终无法自立、自强。它唯一拿得出手的好东西,就是国内乌、白二池的青盐资源丰富。

  此前青盐大多出口到大宋河东、京兆府一带。西夏立国后,大宋就以盐禁作武器,想要控制西夏的经济。大宋以为:“乌白盐池,夏贼洎诸戎视之犹司命也!”

  纵观西夏与宋朝的关系,可以看出,西夏早期在军事上或者能战胜大宋,然而一旦大宋执行盐禁后,西夏国立刻就无能为力,不得不遣使求和。

  苦于立国的艰难不易,等到后来金国灭辽已成定局后,李乾顺迅速向金朝上誓表归附。现在,李乾顺正在接待大金西元帅府机宜文字,泰宁军节度使,云州留守时立爱的到访。

  李乾顺的身边,自有宰相薛元礼、大将李良辅、静州防御使任得敬陪侍左右。

  “好叫国主知晓,如今蒙兀已举国并入大金,得举白旗。这天下大势,金国得六分,宋得三分,西夏得一分也。然而我主以为这天下,当是中华一统之格局。

  自然,西夏国与大金亲善,本就一体。此后我大金灭了南朝,那也要立国无数的。比如京东、河东、河北、关陕、东南,皆要立国传贤。

  我大金得天下共主之名足已,不会再要开疆拓土。大金国土实在太大了,这都成负担了。所以贵国百姓,其实不必惊慌失措。

  我家元帅这几年推演天下局势,有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安兆铭,一个是金兀术。他二人的实力,远迈同僚,将来这天下,也是他们在争锋。

  我家元帅,却想要这西北之地立国,与国主做个好邻居、好伙伴。但这中间,却有个问题,那就是河东之地、河西之地的归属问题,总不能教他南人白赚了山川形胜吧?

  恰巧前些日子。宋主为除内贼郭药师,与我家元帅相约,欲以河东之地酬劳。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